在“AABC 2013”(2013年2月4~8日,美國帕薩迪納)上,矢野經(jīng)濟研究所首爾支社支社長稻垣佐知也以“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s Trends”為題,預測了鋰離子充電電池的材料市場走勢。他介紹說,雖然該公司原來預測全球鋰離子充電電池的市場規(guī)模到2015年度將由2011年度的約1.17萬億日元擴大到約2.9萬億日元,但目前來看,預計將下調車載用途的規(guī)模,總體的市場規(guī)模也達不到2.9萬億日元。
各廠商所占份額方面,近年來,韓國廠商在小型消費類產(chǎn)品用途的份額有所擴大。銷售數(shù)量的排名為,三星SDI第一(23.4%),LG化學第三(17.1%)。日本企業(yè)中三洋電機位居第二(19.4%),索尼排在第四(11.5%),份額逐漸降低。中國企業(yè)雖然具備價格競爭力,但在要求高性能和高容量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用途,無法滿足客戶要求的企業(yè)較多,市場份額未能提高。車載和定置用途等大中型電池領域,有大量企業(yè)涉足該市場,除了此前的中日韓廠商,來自美國和歐洲等地區(qū)的廠商也進入該市場,使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不過,大中型電池的市場規(guī)模還比較小。
稻垣表示,鋰離子充電電池市場現(xiàn)在進入了最為嚴峻的時期。形成一定業(yè)務規(guī)模的只有在小型消費類產(chǎn)品領域份額較高的企業(yè),對車載用途不抱有過高期待、踏踏實實致力于小型消費類業(yè)務的企業(yè)維持了穩(wěn)定的業(yè)務。稻垣認為,雖然市場在穩(wěn)步增長,但受益的只有在各種應用和部材市場上排在前5、6位的公司。他認為,鋰離子充電電池市場最早將在2013年內(nèi)或今后2年左右開始整理和淘汰。
4種主要部材的市場動向
關于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4種主要部材的市場,矢野經(jīng)濟研究所預測其市場規(guī)模到2014年將由2012年的5400億日元擴大到8000億日元。各國廠商所占份額方面,日本廠商的份額有所下降,中國和韓國廠商的份額逐年攀升。具體來說,從2008年到2011年,日本廠商的份額由62.7%降至46.6%,中國廠商份額由14.0%上升至23.9%,韓國廠商份額由11.8%上升至20.6%。
關于正極材料市場,銷量方面,預計2014年將由2011年的8萬噸增加至19萬噸。材料方面,車載和定置用途的三元系(NCM)及錳系(LMO)將逐漸擴大。各廠商的份額方面,預計2011年高居榜首的日亞化學工業(yè)的份額將降低,比利時Umicore公司和韓國L&F公司的份額將上升,2012年以后,中國的正極材料廠商的份額也將上升,原因在于,做為其客戶的韓國電池廠商將擴大訂單,材料費也會降低。
負極材料市場方面,預計2014年的銷量將由2011年的5萬噸增加至9萬噸。負極材料以石墨為主流,為降低價格,需求正在從人造石墨轉向天然石墨。不過,由于面向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的需求擴大,能實現(xiàn)高容量的人造石墨的需求在2011年以后開始擴大。各廠商的份額方面,中國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的份額隨著面向中國和韓國的供貨量增加而升高。日本廠商中,日立化成在高功能材料方面擁有優(yōu)勢,維持了2成左右的份額。
電解液市場方面,預計2014年的銷量將由2011年的3.4萬噸擴大至8.25萬噸。各廠商的份額方面,向三星SDI提供產(chǎn)品的PANAX ETEC和SoulBrain等韓國電解液廠商以及在中國市場上處于優(yōu)勢地位的張家港國泰華榮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杉杉科技等中國廠商的份額不斷擴大。日本廠商中,三菱化學和宇部興產(chǎn)以10%以上的份額維持了靠前的排名。
隔膜市場方面,預計2014年的銷量將由2012年的8.3億m2擴大至15億m2左右。隔膜在車載用途未推進通用化,還出現(xiàn)了采用濕式而非干式的動向。各廠商的份額方面,旭化成維持了榜首地位(2012年的推測值為15.7%),不過美國Celgard公司的份額也實現(xiàn)了增長,估計將在2013年以后奪得首位寶座。在隔膜領域,韓國廠商(SK Innovation和W-SCOPE)及中國廠商(新鄉(xiāng)綠色新能源材料和深圳星源材質科技等)的份額越來越大。
稻垣認為,車載市場從中長期來看,鋰離子充電電池的市場規(guī)模擴大存在極限。即使鋰離子充電電池的容量增至2倍,EV的實際續(xù)航距離也只有200~300km左右,要想替代普通的乘用車還存在限制。因此,EV用電池的需求僅限于巴士和出租車等商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