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上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都差不多解決的時候,Envia發(fā)現(xiàn),電池中復合材料的微小變化都會改變整個電池的性能。當然,Envia認為最終不能實現(xiàn)驚人效果的結果,是因為他們的電池材料供應商中有某些污染材料。當然,這個污染來自哪里是什么,似乎也沒有人知道。
電池的進展不一定來自技術
其實,Envia的故事很鮮明告訴大家,電池的進展包括性能與成本,不是來自突破性技術,而是來自像特斯拉與其電池供應商松下的密切合作關系。自從08年以來,特斯拉的電池成本降低一半,電容量增加60%。特斯拉并沒有刻意去改變電池的化學或者材料,而是提高制造效率和改進生產(chǎn)。還與松下一起根據(jù)汽車的需求進行適當?shù)碾姵貎?yōu)化。
雖然很難想象特斯拉在鋰離子電池上進行微調整獲得持續(xù)性的發(fā)展,因為鋰離子電池的進步空間并不十分“寬敞”?;蛟S到最終需要像Envia這樣徹底整改,才能獲取電池的跨越性進步。不過,至少Envia告訴我們,提高電池性能必須要密切結合制造業(yè)和工程技術,要生產(chǎn)實際使用的產(chǎn)品。
雖然以上內容看似在回顧Envia的歷史,但是這也是電池發(fā)展的一個縮影。近二十多年來,科技飛速發(fā)展。計算機從電子管元件時代演變成今天的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往日笨拙巨大的計算機如今小到能裝進我們的口袋中。而電池,更像一個后進生,遲遲不能跟上發(fā)展的步伐?;蛟S也正是以上這些原因造成現(xiàn)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