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地礦局第二批18個省級整裝勘查項目全部通過野外驗收,煤、磷、鋁、鉛鋅、銻、鐵多金屬以及重晶石等多礦種找礦成果突出,一批大、中型礦床(體)相繼問世,切實增強了貴州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為形成一批國家級、省級資源勘查開發(fā)基地和“四個一體化”基地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地質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期做出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作為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中龍頭性、重中之重的工作,整裝勘查這一超常規(guī)、創(chuàng)新性的找礦模式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圍繞國家“358”、貴州“246”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計劃,自2011年9月以來,省地礦局在省國土資源廳的統(tǒng)一部署下,通過第一批整裝勘查,新增鋁土礦資源量4億噸、磷礦資源量29.71億噸、金礦資源量164噸、煤炭資源量14.38億噸、錳礦資源量3.41億噸、地熱水達到5380萬立方米/年。特別是103地質隊勘查的銅仁錳礦整裝勘查成果躋身“2013年度全國十大地質找礦成果”,勘查的錳礦新增資源儲量2.23億噸,是近40年以來錳礦找礦最大突破,成為我國“358”找礦突破戰(zhàn)略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十大找礦成果,被國土資源部譽為找礦突破的“銅仁模式”并在全國推廣。
據悉,貴州省第二批整裝勘查項目共30個,分布在9個市、州,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涉及煤、磷及稀土、鋁土礦、金、銻、錳、鉛鋅、鐵、金剛石、重晶石、玉石、鈾、地熱水等礦種,從2012年起陸續(xù)啟動實施。作為貴州找礦突破主力軍隊伍,貴州省地礦局承擔了其中18個整裝勘查項目,截至今年6月底全部完成野外驗收工作,且絕大部分項目完成或超額完成預期新增資源量目標任務,取得了較好的找礦效果。煤、磷、鋁、鉛鋅、銻、鐵多金屬以及重晶石等多礦種找礦成果突出,其中,該局104、113隊勘查的鉛鋅礦取得重大進展,初步概算新增鉛鋅資源量237萬噸;113隊在盤縣概算新增煤炭資源量38億噸;106隊在納雍縣概算新增煤炭資源量34億噸;104隊在織金地區(qū)概算新增磷礦資源量40億噸等。這些成果使我省錳、鋁、磷、金等礦種在全國提升了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