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交困的國內光伏行業(yè)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寒冬,而隨之而來的財務困境,使得光伏企業(yè)發(fā)行的債券紛紛面臨信用風險。除超日太陽所發(fā)行的“11超日債”讓投資者提心吊膽之外,另一家光

內外交困的國內光伏行業(yè)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寒冬,而隨之而來的財務困境,使得光伏企業(yè)發(fā)行的債券紛紛面臨信用風險。除超日太陽所發(fā)行的“11超日債”讓投資者提心吊膽之外,另一家光伏巨頭尚德電力成為國內首家債務違約的企業(yè),于前日正式宣布其美元可轉債務違約。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下稱“尚德電力”)前日正式宣布,其于2008年發(fā)行、2013年3月15日到期的可轉債,仍有5.41億美元尚未支付,這部分債務由于延期失敗,已經違約并被可轉債托管人要求盡快付款。

與此同時,另一家或將成為國內債市“黑天鵝”的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超日太陽”),雖然在本月7日用公司自有資金如期兌付了“11超日債”第一期利息共8980萬元,暫時度過兌付危機,但超日太陽面臨嚴重虧損、持續(xù)經營能力較差,業(yè)內人士指出,該公司的資質和償債能力并沒有任何改變,因此其金額總達10億元、期限為五年的“11超日債”本息最后能否順利收回仍存在很大風險。

高負債是光伏行業(yè)目前面臨的普遍問題。尚德電力的財報顯示,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尚德電力的負債總額已達到35.82億美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1%。而超日太陽第三季度的季報顯示,該企業(yè)資產負債率在63.75%左右。

個別公司債面臨信用風險

自2012年以來,公司債的發(fā)行出現井噴,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的數據,2012年在發(fā)行的公司債共187只,發(fā)行量為2503.5億元,與2011年的1262.2億元相比已翻了一番。另一方面,在前兩年股市不振的情況下,不少投資者將目光轉向債市,其中收益率相對較高的公司債廣受青睞。

業(yè)內人士提醒,目前國內債市的“零違約”現象使投資者債市的信用風險防范意識過低。一位券商固定收益分析人士指出:“很多人以為買公司債、企業(yè)債就跟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一樣,基本上安全無憂,到期就可以拿回本息。但事實上,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的。隨著信用債發(fā)行擴容,發(fā)行人信用等級中樞下移,未來市場上個別公司債出現違約風險事件也是很有可能的?!?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與國債、政策性金融債不同的是,公司債的主要還款來源是公司的經營利潤。而任何一家公司的未來經營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這是公司債最大的風險所在。

新聞鏈接

無錫尚德將被接管

昨日晚間,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發(fā)布聲明,宣布2013年3月18日,由8家中國的銀行組成的債權人委員會已向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對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進行破產重整的申請。無錫尚德已于昨日通知法院,無錫尚德對此申請沒有異議。法院將在幾天內會決定是否受理該申請。此外,破產重整程序是指為無錫尚德及其債權人制定及執(zhí)行重整計劃。在此程序內,中國的法院會委派管理人來接管無錫尚德,并主導尚德的重整工作,包括與銀行債權人和其他債務人的商業(yè)談判。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無錫尚德
光伏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