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依然是今年全國兩會汽車行業(yè)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他們一致認為,充電難、續(xù)航里程短、地方保護等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最大瓶頸。
那么,作為新能源車推廣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的政府采購部門,他們認為在新能源車的推廣中存在哪些問題?很多政府單位已經試行過一段時間的新能源車,他們對新能源車的推廣又有什么建議?
配套設施破充電難題
目前國家補貼的新能源車有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以及燃料電池車。而事實上,我國的新能源車戰(zhàn)略就是大力發(fā)展純電動車。然而,目前純電動車的普及仍然面臨很大阻力。
"首先是充電難,充電樁太少。"浙江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jiān)管處主任科員、控購組組長陳軍訓對《政府采購信息報》記者表示。
雖然是純電動車的制造企業(yè),但江淮乘用車新能源營銷部部長方良海與陳軍訓的觀點不謀而合,"若充電不方便,消費者就會希望電池的續(xù)航里程越長越好,甚至達400-500公里,這對目前的新能源車的電池儲能技術是一個挑戰(zhàn)。但相反,如果充電設施健全,駕駛者行駛100多公里就可以找到充電樁,那純電動車就不用配置太多電池,廠家的負擔也會隨之減輕。"
"使用新能源車確實節(jié)約了運行費用,降低了能耗。"作為試用過新能源車的國防科工局有關人士向記者談起新能源車使用心得時表示,"但充電設施太少,確實是制約新能源車使用的一個主要條件。作為政府部門,可能比普通消費者充電方便一些,可在單位設置充電樁,晚上充電,白天使用。然而因為充電設施少,車輛續(xù)航里程又短,大大制約了車輛的使用范圍,只能跑一些短途。"
今年一季度,北京將發(fā)布首批公共充電設施建設點,按照計劃,一年內將建設1000個快速充電樁。方良海認為,"充電樁的建設量應該與城市規(guī)劃的純電動車推廣目標相一致,否則又是空喊口號,無法真正落到實處。只要充電樁的建設啟動,電動車就可以快速增長。"
推進技術升級增行駛里程
行駛里程短是影響新能源車在政府采購部門推廣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
"實際使用范圍有限。"文化部相關人士在試用過純電動車后表示,"雖然節(jié)能效果明顯,但充電時間長,行駛里程短,只能跑短途。"
短期內能否解決純電動車續(xù)航里程短的問題?中國電池網(微號:mybattery),最具價值的電池行業(yè)垂直門戶,www.kachisouz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