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銷量下滑的壓力下,突如其來的砍單,讓眾多蘋果供應商感到措手不及。在這“非常困難且競爭激烈的一年”,蘋果與其背后龐大供應鏈上的供應商,都將面臨考驗。

蘋果手機

在銷量下滑的壓力下,突如其來的砍單,讓眾多蘋果供應商感到措手不及。在這“非常困難且競爭激烈的一年”,蘋果與其背后龐大供應鏈上的供應商,都將面臨考驗。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蘋果最大的iPhone代工商臺灣鴻海精密計劃2019年可能要削減200億元人民幣(約合28.8億美元)支出,因公司面臨“困難的一年”。同時,鴻海富士康還計劃裁減約10%的非技術人員。

對此,鴻海集團發(fā)布聲明稱,公司的經營策略是定期對集團全球各地的運營狀況進行檢視,以確保能夠更符合集團運營。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表示:“今年蘋果遭遇‘困難年’。據我們的考察,因蘋果手機砍單,富士康也進行人員削減,富士康降低成本是分階段進行的,第一階段會先裁10萬人,未來預計最終可能會裁30萬人,不過這還將具體視市場情況而定,目前10萬人的裁撤正在進行中?!?/p>

蘋果遭遇“困難年”供應商爆發(fā)連鎖反應

蘋果新款手機銷量下滑,其供應商首當其沖受到影響。

行業(yè)分析師估算,因為iPhone XR和XS Max需求疲弱,蘋果在今年11月份對臺灣供應商的訂單削減了20%-30%。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蘋果已告訴鴻海與和碩暫停增加iPhone XR生產線的計劃。目前,蘋果對新機iPhone XR、iPhone XS全面砍單,并通知相關供應商。

對此,鴻海集團發(fā)表聲明稱,“如同往年一樣,今年的營運檢視主要致力于確保集團在新年度中,運營團隊和預算投入能夠符合客戶當前和預期的需求、集團全球業(yè)務發(fā)展,并應對未來一兩年市場和經濟的挑戰(zhàn)。” 

孫燕飚認為:“這次是近兩年蘋果砍單最及時的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此前蘋果對iPhone X的銷量下滑沒有很強的預見性,造成供應鏈沒有及時做出裁員等調整降低損耗,從而出現員工罷工的現象。而此次蘋果對市場有預見性,對銷量增長疲軟提前做準備?!?/p>

當下,手機市場正在經歷一輪下行期,已經連續(xù)四個季度出貨量出現同比下滑。在這階段,頭部廠商之間的爭霸,讓蘋果倍感吃力。蘋果三季報顯示,iPhone銷量為4689萬部,低于市場預期。

不僅蘋果剛剛發(fā)布的史上最貴iPhone傳出銷量不佳,蘋果本月初公布的假日購物季度銷售預估低于預期,使得其全球各地的供應商受到震動,大量出現裁員、降薪等現象。

目前,iPhone訂單減少,波及到眾多產業(yè)鏈相關公司。近日,多家蘋果公司供應商相繼調低業(yè)績預期。

消息稱,iPhone光傳感器供應商AMS將第四季度營收預期從5.70億美元-6.10億美元,下調至4.80億美元-5.20億美元。蘋果手機屏幕供應商日本顯示器公司,人臉識別芯片供應商Lumentum以及紅外芯片公司Qorvo均下調業(yè)績展望。

業(yè)內人士認為:“此前蘋果并沒有大規(guī)模出現銷量下滑的現象,所以其此次砍單也會讓整個供應鏈措手不及。蘋果產業(yè)鏈上的供應商承接了其大量訂單,蘋果砍單,會讓供應商在耗材、人員準備上出現損耗,特別是對蘋果較為依賴的供應商,一旦蘋果出現危機,其將直接受到較大影響,供應商應該多條腿走路。”

蘋果定價權削弱 力保高利潤配件價格再漲

雖然蘋果的iPhone價格不斷上漲,但其定價權上優(yōu)勢卻在逐漸喪失。

業(yè)內人士認為,蘋果已經成功開發(fā)出一種溢價定價策略,通過價格的持續(xù)上漲來推動營收增長。自2007年以來,iPhone的平均售價已經上漲36%,高利潤為公司業(yè)績提供支撐。

高盛集團分析師洛德·哈爾在報告中指出,“現在的狀況表明,蘋果受制于iPhone的高售價。當定價權喪失后,蘋果的銷售量的增長出現疲軟?!?/p>

而據悉,不僅是新款手機,蘋果電池也出現了漲價的情況。

Apple官方授權服務商百邦方面透露,根據蘋果的說法,直至2018年12月31日,對于符合條件的所有iPhone 6或更新機型,保外電池服務的費用為214元,而在12月31日后,除X外的所有這些產品,費用將更改為369元,上漲72%。而iPhone X的費用將變?yōu)?29元,上漲137%。

孫燕飚認為:“以往蘋果的采購規(guī)模較大,成本相對較低,然而隨著其訂單量減少,蘋果的定價權和話語權降低,同時其供應商的成本也因訂單減少而上漲。在手機和配件上價格的全面上漲,是蘋果為保高利潤而實行的策略?!?/p>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鋰電池
智能手機
中國電池網
蘋果iPhon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