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以地球為代價來做生意。 這是一場人類共同必須打贏的戰(zhàn)爭。因為這場戰(zhàn)爭的失敗,意味著沒有人是贏家。因為失敗了也許就沒有人類了。
第一次技術革命,是對人類體能的釋放,讓人的力量更大;第二次技術革命,對能源的利用,是對人類活動半徑的釋放,讓人可以走得更遠。
這一次技術革命,從IT時代進入DT時代以后,數(shù)據(jù)新能源帶來的計算能力,釋放的是人類的大腦。
人類在懂得使用石油這種新能源之前,從來沒有想象過可以踏上月球的土地;未來三十年,我們必須改變原來的方法,未來我們只有兩個可能,要么消滅我們的子孫后代,要么給地球帶來一個持續(xù)發(fā)展的環(huán)境。
過去兩百年,知識+能源讓人類對外部世界展開探索,不斷滿足自我,做了所有的事情來改變我們的生活未來三十年,數(shù)據(jù)+新能源會讓我們探索自身,看到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
過去兩百年,知識等于力量,人類依靠知識的力量發(fā)展。
知識讓人聰明,讓人知道自己要什么。
但是智慧讓人知道,我們應該放棄什么? 人類經(jīng)過了幾千年,是時候該學會放棄些什么了。
IT時代是讓自己強大,DT時代是讓別人強大。DT時代是利他主義時代,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需要利他主義。DT時代是讓別人成功,只有別人成功了,你才能成功。不要問你可以從中受益多少,而要問你可以為別人做什么。
所以其實我們面對的,是一場關于人類戰(zhàn)勝自身弱點的戰(zhàn)爭。今天140個多個國家在這里,不僅僅是要取得一個協(xié)議,而是找到人類共同解決難題的力量。
今天,我很榮幸的宣布,我和我年輕的同事們加上各位,很榮幸的能夠參與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現(xiàn)在我們面臨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我們用我們的知識,我們的智慧,向貧困宣戰(zhàn),向疾病宣戰(zhàn),向氣候變化宣戰(zhàn),如果我們失去了這場戰(zhàn)爭,人類將沒有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