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不斷上漲養(yǎng)車難,車位只能靠搶停車難,出行限號開車難,買車搖號上牌難……短短幾年間,因暴漲的機動車保有量備感壓力的不只是北京的交通。別的不說,僅上牌搖號一項政策就讓不少京城消費者發(fā)出了“豪車易買,一牌難求”的感喟。
北京是一座移民城市,北漂族占比超過60%,擁有一輛私家車是其中很多人的夢想。但是,想成為京字頭牌照車的車主,光有錢是遠遠不夠的,運氣指數(shù)至少要達到買彩票必中前三等獎的級別。最新統(tǒng)計顯示,北京有超過174萬人參與了11月的小客車指標搖號,中簽比率上升為95:1,以“百里挑一”來形容很是貼切。正因如此,此前被傳“不用搖號、出行不受限、購車有補貼”的新能源車近年來受關注度直線飆升。甚至很多人直言,只要條件允許,隨時準備出手。
不過,上周發(fā)布的《北京市小客車數(shù)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實施細則中“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管理”的內容,讓很多人心又涼了半截。根據(jù)北京小客車搖號新政,2014-2017年全市共配置新能源車指標17萬個,“若申請數(shù)量超過當期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額,搖號配置”;“個人不可同時申請小客車指標和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也就是說,購買新能源車也可能面臨搖號,且不可以與非新能源車同時申請。
而且,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個人購買新能源車還需要具備充電條件。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指出,購買新能源車之前需要協(xié)調好充電設備,4S店和電力公司工作人員會去核實,如果購買者沒有充電條件,則不允許購車。
看到這很多消費者無語了。目前新能源車的充電設備有三種,一是民用電,有插座即可;二是充電站的充電樁;三是公共場合的快速充電設備。除了第一種之外,貌似另外兩種應該不屬于消費者可自行“協(xié)調”的范疇。而且,即便是第一種,也還不知道從家里甩出一根幾十米的超長電線連接到車上,物業(yè)是否允許。
那么,新能源車的充電是否該由消費者來“協(xié)調”?這個問題消費者能否解決希望有關部門多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