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016年第4屆中國(湖南?寧鄉(xiāng))鋰電新能源產業(yè)國際高峰論壇(ABEC 2016,鋰電“達沃斯”)在湖南寧鄉(xiāng)高新區(qū)通程溫泉大酒店隆重開幕,來自全球超過500位的鋰電新能源產業(yè)鏈(礦產資源、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設備、檢測、電芯制造及PACK、BMS、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儲能等)重量級貴賓、行業(yè)大佬出席。
鋰電“達沃斯”組委會秘書長于清教介紹,論壇期間(23日-25日)將進行第六屆(2016年)中國電池行業(yè)年度人物/年度創(chuàng)新獎的頒獎活動,并以“贏在趨勢:電池行業(yè)如何安身立命?迎接新個人消費時代!”為主題,進行技術分享、市場分析、政策解讀等28場主題演講。
另外,還有2016年度鋰電池產業(yè)鏈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的發(fā)布、權威數據與行業(yè)報告的分享、兩場頭腦風暴互動論壇,以及11月23日晚上舉辦鋰電“達沃斯”·寧鄉(xiāng)之夜歡迎晚宴。在11月25日上午,鋰電“達沃斯”組委會和寧鄉(xiāng)高新區(qū)共同安排與會嘉賓參觀考察寧鄉(xiāng)高新技術產業(yè)園區(qū)及園內知名企業(yè)——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星城石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于清教在論壇開幕致辭時表示,三年前,當第1屆鋰電“達沃斯”召開時,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還不到兩萬輛。3年后的今天,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已達35.5萬輛,已躍升為全球最為活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之一。
“同時,新能源汽車爆發(fā)式的市場增長,也帶動了動力電池市場需求的急速擴容。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對動力鋰電池的需求總量達667.8萬kWh,同比增長133.93%。我國也成為新能源汽車以及動力電池最大的增量市場,動力電池即將像手機電池一樣,進入新個人消費時代。”于清教表示,“但是,我們應該看到,行業(yè)在跨越式發(fā)展的背景下,也面臨著原材料掣肘、續(xù)駛里程焦慮、產品安全顧慮、技術困頓、低端產能過剩、政策騙補之傷等種種困境。另外,不管是品牌手機的電池頻繁爆炸事件,還是新能源汽車的自燃事故,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消費市場。本屆論壇將深入探討、分析鋰電池產業(yè)鏈最新技術研發(fā)方向和趨勢,尋找解決方案。同時還有政策、技術、市場、管理、品牌、資本等領域的高層密集交流。深度整合資源,抱團取暖合作共贏,這是大家共同的選擇?!?/p>
由中國電池網(http://www.kachisouzou.com)、我愛電車網(http://www.xevcar.com)主辦,電池百人會(CBHA)、賽迪顧問(CCID)和真鋰研究(RealLi)協辦的第六屆(2016年)中國電池行業(yè)年度人物/年度創(chuàng)新獎在論壇召開第一天(23日上午)進行了頒獎盛典。北京歐鵬巴赫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德貴、遼源鴻圖鋰電隔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漢鴻、妙盛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則有、江蘇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發(fā)章、深圳市聯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韓金龍、深圳市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岳敏、山東豐元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趙光輝、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金輝、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縝、深圳市超思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家斌等十位企業(yè)家獲得該年度人物獎,杭州長江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獲得該年度創(chuàng)新獎。
由賽迪顧問(CCID)和中國電池網(itdcw.com)聯合調研并推出的2016年度中國鋰電池產業(yè)鏈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動力電池等TOP10)也將在論壇第二日(24日)下午進行發(fā)布。
于清教表示,競爭力榜單是根據我國動力鋰電池及其產業(yè)鏈公司的產能數據、客戶分布、公司情況、誠信形象、品牌口碑等綜合評判指標得出,該榜單由賽迪顧問(CCID)和中國電池網(itdcw.com)推出以來廣受行業(yè)和資本關注,三年來,每年榜單的調研和調查本著公平、獨立、透明的原則,不惟一規(guī)模、不惟一產量、不惟一體制。數據來源為公司實地調研訪問、第三方機構數據、上市公司披露年季報表、電話訪談(數據統計截止到2016年10月31日,僅供參考),具有一定代表性、客觀性。
另外,在論壇第二日,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鋰電“達沃斯”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墨柯還將發(fā)布年度報告——《車載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yè)及市場發(fā)展情況分析》。2016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第三階段(2016-2020年)的開局之年。墨柯認為,第三階段總的來說是整頓和提升的階段,目的就是要讓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最終走出國門,具備國際競爭力。同時,中國政府也制定了產業(yè)集中化目標,希望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乃至材料等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最后都只留下2-3家企業(yè)。不難判斷,主管部門會陸續(xù)出臺各種措施來實現這些目標。另外,2020年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目標,政府部門也是一定要完成的。因此,今后幾年,監(jiān)管部門會根據實際產銷量情況,靈活把握整頓和提升的力度,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事業(yè)平穩(wěn)、有序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