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tǒng)計局9月數據顯示,精煉鉛產量為38.5萬噸,自7月份精煉鉛總產量徹底降低至40 萬噸以下之后,產量就再也沒有較大的反彈;近期上市有色金屬公司爆出不少巨額的虧損,就鉛產業(yè)鏈而言,

國家統(tǒng)計局9月數據顯示,精煉鉛產量為38.5萬噸,自7月份精煉鉛總產量徹底降低至40 萬噸以下之后,產量就再也沒有較大的反彈;近期上市有色金屬公司爆出不少巨額的虧損,就鉛產業(yè)鏈而言,整體壓力都比較巨大。下半年開始,精煉鉛產量同比基本上都是縮減狀態(tài),8、9兩個月份的產量同比縮減幅度均在7%附近,這個幅度量還是比較大的。

而進入國家統(tǒng)計局視野的精煉鉛產量基本上都是大企業(yè)所生產,而上期所15個交割品牌的產量約在150-170萬噸/年。再刨除100萬噸/年左右的再生鉛產量,基本上,還有100萬噸/年的產量雖然在統(tǒng)計范圍內,但是已經不是很精確了。

而現實市場中,非交割鉛基本上的產能均在3萬噸以下,實際產量通常在1萬噸/年以下, 并且這些企業(yè)多數情況是依自身礦山所建立,加上部分不含稅的優(yōu)勢,這些鉛企生存能力是超過大企業(yè)的。

而鉛酸蓄電池整頓之后,電動自行車企業(yè)基本上剩下兩大巨頭,汽車啟動電瓶企業(yè)也基本上完成了集中,這樣留給非交割鉛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小,鉛現貨市場目前活躍主要靠可交割鉛,依托期貨而活躍,就上海市場而言,如果除去鉛倉單成交外,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成交量了。結果導致鉛現貨市場已經兩極分化的比較嚴重。 不過,單單從8、9月鉛產量數據來看,國內鉛價整體有較強的支撐。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精煉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