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jié)奏的產(chǎn)品更迭,讓智能手機的創(chuàng)新步伐放緩。近幾年,一個個實用而又具有宣傳效應的創(chuàng)新點都會迅速被業(yè)內(nèi)“跟風”。
經(jīng)歷了指紋識別、快充,再到后置雙攝,來到2017年9月,短短三天時間迎來了三臺重磅手機:小米MIX2、三星Note8、iPhone X。手機行業(yè)似乎正馬不停蹄趕往“全面屏”時代。
國產(chǎn)代表小米在驚艷的概念機型MIX后推出了能夠落地的量產(chǎn)機型MIX 2;三星則依靠自身在屏幕制造上的巨大優(yōu)勢接連推出高屏占比曲面屏手機S8與Note8;就連一向在外觀設計上略顯保守的蘋果也直接在十周年機型iPhone X上使用了高質(zhì)量OLED全面屏。
然而,《消費者報道》認為目前的“全面屏”手機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仍有一段距離。
全面屏還是一個概念?
顧名思義,全面屏指的是手機的正面100%由屏幕占據(jù)。但出于其它使用需求,比如解鎖、通話、自拍等,手機正面總要“搭載”上各種元件、傳感器,這也就成了全面屏的技術難關。有趣的是,難關并不在于屏幕本身。
一號難關:指紋識別按鍵
目前,指紋識別是手機用戶最常使用到的解鎖方式,這主要得益于它的識別準確性高、速度快。從識別鍵的位置上看,前置指紋識別比后置指紋識別更受用戶青睞,這主要因為當手機置于桌面或支架上時,前者不需要用戶拿起手機進行解鎖。
然而尷尬的是,要想實現(xiàn)全面屏,“占地方”的前置指紋按鍵必須“讓步”。所以我們會看到三星直接從S7的前置home鍵過渡到S8的后置指紋識別;小米MIX系手機也同樣采用了后置指紋識別。兩個廠商都選用了屏幕虛擬按鍵彌補正面操作。
蘋果則是堅持不后置,直接在iPhone X上引入更為劃時代的3D建?!叭四樧R別”。但是由于它對光線環(huán)境、輪廓定位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只得犧牲全面屏的部分位置放入各種配合人臉識別的元件,比如點陣投影器、泛光感應元件、紅外鏡頭。這種做法的缺點是影響了屏幕的完整性,一度也被中國網(wǎng)友戲稱為“劉海”。
為了保留屏幕的完整性,筆者認為“屏下指紋識別”將是未來迎合全面屏發(fā)展的新方向。這項技術將指紋傳感器(光學或超聲波)置于屏幕下方,使得用戶在特定區(qū)域能隔著屏幕解鎖手機。目前深圳匯頂、瑞典 FPC、美國Synaptics幾家模組供應商都處于深度研發(fā)階段。
二號難關:聽筒
手機的本色功能就是與外界取得聯(lián)系,聽筒自然是不可或缺。
三星與蘋果在聽筒與全面屏的權衡上還是比較“理智”,像往常一樣,在屏幕頂部預留了一定空間給聽筒。
小米,則直接在MIX上用“陶瓷聲學系統(tǒng)”取代傳統(tǒng)聽筒,這項技術能夠省掉聽筒的正面占位,算是未來全面屏的技術保障??上в捎谒怀墒?,部分小米MIX用戶反映振動發(fā)聲方式?jīng)]有私密性(定向性)、通話質(zhì)量較差。所以小米也在量產(chǎn)機型MIX 2上回歸到傳統(tǒng)聽筒設計,只不過為了視覺效果,這次采用了“導管式微型聽筒設計”,將發(fā)聲單元放在屏幕下方,聽筒的位置正對著屏幕背面,通過一段導管將位于屏幕下方揚聲器的聲音傳到屏幕頂部的聽筒區(qū)域。
三號難關:前置攝像頭
與聽筒的位置處理一樣,兩個國外廠商三星和蘋果選擇將前置攝像頭放在屏幕頂部。而國內(nèi)廠商小米則為了凸顯屏幕頂部的窄邊效果,將前置攝像頭挪到手機底部右下角。不過缺點是對于習慣右手握持手機自拍的用戶,如果剛切換到“自拍”鏡頭,右手可能會遮擋住攝像頭,另外用戶也需要調(diào)整手機才能獲得一個比較理想的自拍角度。
需要指出的是,前置攝像頭是直接接受外界信息的硬件,以目前的技術來看,很難將其隱藏。這也意味著,追求極致全面屏只能放棄前置攝像頭。
高屏占比≠全面屏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手機正面暫時還要讓步于各類傳感器、配件。所以,目前市面熱銷的主打“全面屏”概念的手機還只是保持著“高屏占比”的狀態(tài)。接下來,《消費者報道》將以時間為線索,對比分析幾大手機廠商以及它們的“高屏占比”手機。
01 小米
代表產(chǎn)品:小米MIX 2、小米MIX
優(yōu)點:
1.屏占比相對較高
2.價格相對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