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用140年的漫長時間,獲得了消費者的信賴。不知從何時開始的財務違規(guī)的陰霾,在三任社長辭職后仍未消散。不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東芝可能都找不回昔日的榮光。

東芝的會計處理違規(guī)問題已使三任社長辭任,成為“特例”。管理層為什么走上了極端的“當前利潤至上主義”?問題的本質還有待今后揭開?,F(xiàn)在,除了管理層大換血,東芝還不得不考慮拆分業(yè)務,以便加快結構改革步伐。

三任社長辭職依然未解危機:東芝“解體”的現(xiàn)實味道

2015年,迎來創(chuàng)建140周年紀念的東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我不會完全聽信報告,關鍵在于“動機”。7月21日,調查東芝會計處理問題的第三方委員會(委員長:上田廣一,前東京高檢檢事長)發(fā)布調查報告全文后,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一位高管表明了這樣的態(tài)度。因為違規(guī)財務處理的動機,對于決定東芝股票今后能否繼續(xù)上市,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2015年迎來創(chuàng)建140周年的東芝,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超過1500億日元的財務違規(guī)被曝光,發(fā)展為三任社長辭職的“異例”。然而,三任社長的辭任,并沒有讓東芝渡過危機。東芝為何走上了極端的“當前利潤至上主義”之路?問題的本質還有待今后的揭示。

從4月3日對外發(fā)布財務違規(guī)問題,到5月15日第三方委員會成立,在大約1個月的時間里,圍繞基礎設施工程的實施標準等財務處理方針,東芝直接、自愿地向東京證券交易所(簡稱“東證”)匯報了相關情況,并提交了長達數(shù)十頁的資料。

第三方委員會發(fā)布報告后,東證打算今后自己重新調查。與第三方委員會把重點放在個別項目的事實關聯(lián)上不同,東證關心的是,揭示東芝管理層從2008財年開始,在至少約7年間持續(xù)操縱利潤的動機。

東證雖然沒有司法機關的搜查權和強制調查權,但要求各上市公司遵守由1600多個條文組成的“有價證券上市規(guī)程”。其中規(guī)定,各公司在東證照會時要快速回應。其目的是督促企業(yè)合理公開信息,保護投資者。

今后,關注的焦點可能放在“管理層是否因為在意股價,而主導操縱了利潤”。

能否維持市場秩序

田中久雄社長2014年8月接受日經技術在線采訪時說,“東芝集團是不折不扣的‘多元化折讓’(Conglomerate Discount,集團企業(yè)股票的總市值低于各項業(yè)務價值的總和)”。表達出了對于市場低估東芝價值的危機感。

三任社長辭職依然未解危機:東芝“解體”的現(xiàn)實味道

東芝的稅前損益與資本充足率。好業(yè)績的“假象”已經曝光。注:2014財年數(shù)據為2015年1月公布的計劃。東芝現(xiàn)已撤回預期。2014財年的訂正金額僅限第三季度之前。部分為《日經商務周刊》推測。各財年的紅線是修正利潤后的“實力”。

東芝的合并銷售額為6萬億5025億日元(2013財年),不到日立的7成。代表最終利潤的合并凈利潤(2013財年)在訂正之前,也僅為日立的約5分之1。從股票總市值來看,即便是在近期最高的2015年3月,東芝也不到2.3萬億日元,約為日立的一半。與企業(yè)的規(guī)模相比,盈利能力薄弱,在股票市場上的評價自然不佳。

[責任編輯:中國電池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中國電池網
無線充電
Qi

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