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在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歷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18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的龍頭企業(yè)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以及天津力神等。筆者從公開的第三方檢索平臺了解國內幾家動力電池企業(yè)的專利情況,以反映各家電池企業(yè)的研發(fā)實力。
如圖1所示,根據第三方檢索平臺patsnap公開的中國專利數據檢索顯示(每件申請以一個公開文本計算):比亞迪作為車企,因其涉及動力電池以外的相關專利較多,如汽車發(fā)動機、傳動系統(tǒng)、整車制造、太陽能電池等,本次以公式①“ALL_AN:(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AND TAC:(電池) NOT TAC:(太陽能)”作為檢索式檢索其專利數據,結果顯示其涉及動力電池方面(非太陽能電池)的專利申請量為3033項;國軒高科和寧德時代的專利主要集中在與動力電池相關的產業(yè)鏈技術,檢索結果顯示國軒高科和寧德時代已公開可查詢到的專利申請量分別為2553和2546項,另外,天津力神、中航鋰電和億緯鋰能公開的專利申請量分別為1845項、600項和553項,而深圳比克和孚能科技的專利申請數量均在500項以內(以上公開數據截止2019.6月底)。
如圖2所示,從專利授權量看,比亞迪(以公式①檢索)、國軒高科和寧德時代的授權專利分別為1488項、1549項和1791項,即國軒高科和寧德時代的授權專利數量相對領先。
圖1
圖2
在申請的專利類型中,發(fā)明專利是衡量企業(yè)創(chuàng)新的標尺。針對圖1統(tǒng)計的各動力電池企業(yè)專利公開數據中,如圖3所示,比亞迪(以公式①檢索)、國軒高科和寧德時代的發(fā)明申請量分別為879項、957項和729項,即圖1公開的專利申請數據中國軒高科的發(fā)明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
圖3
另外,圖1統(tǒng)計的各動力電池企業(yè)專利數據中,在發(fā)明專利方面,國軒高科材料類專利的申請量約600多項,與比亞迪的材料專利申請量基本持平,國軒高科和比亞迪針對動力鋰電池四大主材的專利技術布局在國內企業(yè)處于領先水平,這與國軒高科和比亞迪有自主的材料研發(fā)及生產基地息息相關;在外觀設計方面,國軒高科在電池、電機及電控方面均有布局。
從國軒高科內部公開的資料了解到,截至2019年6月底,國軒高科實際累計申請專利3132項,其中發(fā)明專利1508項(含國外發(fā)明專利109項),實用新型專利1334項,外觀專利290項;授權專利總量1643項,其中授權發(fā)明專利360項(含國外授權發(fā)明專利34項),授權實用新型1024項,授權外觀259項。國軒高科在電芯主材、以及電芯的結構設計、加工工藝及相關設備方面擁有1400多項專利,約占專利實際申請總量的45%,專利技術同時涵蓋電芯輔材、BMS、PACK、檢測評價、拆解回收以及儲能技術,專利布局覆蓋電池的全產業(yè)鏈技術。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國軒高科在全固態(tài)電池和燃料電池方面也有布局,這說明國軒高科在前瞻技術方面已開始投入研發(fā)資源。
據了解,目前國軒高科擁有合肥、上海、硅谷、筑波、新加坡以及克利夫蘭全球六大研發(fā)中心。經第三方平臺數據檢索顯示,國軒高科的專利主要集中在國內,在歐、美、日、韓等多個國家也均有布局,國軒高科通過全球專利布局,勢必是在積極進行技術儲備,為拓展海外市場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