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充電樁沒了著落,電動車只能四處“蹭電”,十分不便。
私有充電樁沒了著落

治理大氣污染,發(fā)展新能源車是重要手段之一。盡管多方扶持,但實際購車上牌的電動汽車用戶卻為少數,究其原因則是充電難問題始終未得到解決。

28日,北京市科委針對政協(xié)委員提案進行了匯報,展示出北京市未來破解電動車充電難的主要路徑。

作為全市搖號購買新能源汽車“第一人”,北京市民王鐵錚僅用5天時間,就在小區(qū)內安裝好了充電樁。供電公司審批、物業(yè)公司支持、鄰居同意“借道”,一切很順利。但另一位車主卻沒有如此幸運,由于住在老舊小區(qū),沒有固定停車位,物業(yè)也擔心供電設備承受不起充電樁的負荷,遲遲不松口。私有充電樁沒了著落,電動車只能四處“蹭電”,十分不便。

而這位車主的經歷,正在眾多新能源汽車購買者的身上頻繁發(fā)生著。

能查到的公共充電站僅有4處,充電難制約新能源車推廣

作為第一批“十城千輛”節(jié)能和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北京市目前已有3000多輛新能源汽車在公交、環(huán)衛(wèi)、出租及公務用車等領域使用?!侗本┦?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提出,2017年底,全市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應用規(guī)模力爭達到20萬輛。

今年,北京市實施電動汽車單獨配置、搖號,至今已進行三次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置,共配置指標9382個,其中單位指標4530個、個人指標4852個。但是,截至6月,已上牌的電動汽車僅600輛。

原因何在?充電難是重要原因。

目前,在北京市智能充換電網絡管理服務平臺上,能查詢到的可供私人預約的公共純電動車充電站僅有4處,但這4處充電站都“養(yǎng)在深宅大院”,個人充電很不方便。

另一種充電方式是到電動車4S店,但記者查詢發(fā)現,絕大多數電動車4S店都位于四環(huán)以外。一位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充電網絡的建設需要大量土地,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實施難度可想而知。

那么,在家自建充電樁呢?目前看,也不容易。如果不是獨門獨院,在小區(qū)內建充電樁,必須要有自己的固定停車位,同時獲得物業(yè)單位的批準。“但是,物業(yè)單位往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tài)度,不予支持?!币晃卉囍髡f。

對電動車的“里程焦慮”和充電難問題,既制約了已有指標者上牌,也降低了申請新能源小客車者的熱情。交管部門介紹,最近的一次指標配置,申請新能源汽車的人數僅有1520人,低于指標配額,無需搖號,而同期的普通小客車指標申請人數已達218萬。

“沒站就沒車”,政府鼓勵社會資本建設充電設施

電動汽車的充電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任學良認為,只有盡快解決充電難題,才能“給電動汽車發(fā)展插上翅膀”。他的這一提案,被北京市政協(xié)列為今年的檢查督促重點提案。

任學良委員說,若想放心駕駛電動車在市區(qū)穿行,必須要在現有電池技術能夠達到的巡航里程范圍內,設有一套較為完善的充電網絡系統(tǒng)。以目前的技術來看,電動汽車整車生產沒有太大問題,充換電站的不足使北京電動汽車產業(yè)進入了“沒站就沒車”的非良性循環(huán)。

他說,公交部門就是長期苦于缺乏新空間建設充換電站,導致2010年以來電動車示范線路一直沒有擴展,運營車輛也沒有增加。

對此,他建議,一方面要允許全社會各種經濟主體參與這項服務的競爭,使老百姓能享受優(yōu)質的充電服務;同時與電動車技術方建立溝通平臺,在充電接口等技術方面力求實行通用模式。另一方面應充分調動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石油企業(yè)的積極性,利用其現在較大型的加油、加氣站改建成加油充電綜合服務站,并利用其遍布城鄉(xiāng)的網絡優(yōu)勢,逐步增加加油充電綜合服務站的數量。

任學良認為,必須打破獨家壟斷經營充電服務的局面。而國務院辦公廳最近發(fā)布的《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也提出,要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充電設施建設領域。

超前規(guī)劃,年內建成五環(huán)內快速充電網絡

針對各方關切,28日下午,北京市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電動汽車推廣應用初期,超前規(guī)劃布局充電基礎設施是電動汽車規(guī)?;茝V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按照公用快速補電、自用慢充主導的能源供給模式,政府主導建設布局合理的公用充電服務網絡,政策引導建設規(guī)范有序的自用充電設施。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電動汽車
充電樁
中國電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