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稀土價格大漲 更應關注下游開工情況; 華爾街對電動車前瞻誘人 實現(xiàn)恐過于遙遠。
稀土價格繼續(xù)大漲7%,更應關注下游開工情況 有媒體報道,7月15日多個稀土品種價格繼續(xù)上漲。與12日相比,輕稀土代表品種氧化鐠釹主流廠家均價上漲7.2%至29.5萬元/ 噸,中重稀土代表氧化鏑主流廠家均價上漲6.6%至162.5萬元/噸。自6月20日以來,氧化鐠釹均價已上漲23%,氧化鏑均價已上漲27%。
快評: 由于贛州地區(qū)打擊"黑稀土"行動,中間貿易商借機惜售,包鋼稀土停產保價初見成效,重稀土6月以來大幅領漲。從5月31日到7月上旬,氧化鏑漲28%、氧化鋱漲17%、鐠釹氧化物漲9%,7月15日則是又出現(xiàn)大漲。我們認為稀土價格的反彈還將持續(xù),建議關注稀土資源及永磁龍頭企業(yè)。但要注意下游需求并未明顯復蘇,提示風險。
華爾街對電動車前瞻誘人 實現(xiàn)恐過于遙遠 電動汽車明星股特斯拉股價屢創(chuàng)新高,并成功躋身納斯達克100指數(shù)。
美國IT業(yè)最有影響力的分析師恩德勒15日撰文,對新一代電動汽車的技術特點作出前瞻。他認為,感應充電、鋰空氣電池與超級電容三項技術的結合將把電動汽車推升至全新高度,超越特斯拉實現(xiàn)電動車的普及。
快評: 感應充電目前是否適合電動汽車存疑,由此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損傷不可忽略。且若在正常行駛過程中充電,則充電帶可能需要綿延數(shù)公里甚至10公里。 鋰空氣電池能量密度是鋰離子電池的10倍,但功率低,且使用中要和空氣相通,卻要防止水和二氧化碳進入,生成碳酸鋰導致循環(huán)性能不佳、且安全性較差,目前不適用于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