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上海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11萬輛,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充電樁約有8.6萬個。不考慮充電樁類別粗略計算,上海的車樁比已經達到了1.2:1,但其中有多少充電樁在發(fā)揮作用呢?

新能源汽車

充電樁 中國電池網資料圖

盡管給予新能源車的政策和福利足以讓燃油車“眼紅”,但充電難問題一直伴隨著新能源車發(fā)展的歷程。

實際上,不管是相關政府部門還是民間資本,都在大力發(fā)展充電樁。目前的情況是,一邊車主大喊著“無處充電”,一邊則是充電樁數量的不斷增加,而在這其中,凸顯出的問題是充電樁使用率低。

總量近10萬 卻少人問津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上海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11萬輛,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充電樁約有8.6萬個。不考慮充電樁類別粗略計算,上海的車樁比已經達到了1.2:1,但其中有多少充電樁在發(fā)揮作用呢?

在浦東的一個大型商務園區(qū),每天出入園區(qū)的車輛約1500輛次,設有1000余個停車位, 10個是帶有充電樁的,而在這10個車位中,有5個還未啟用。不過即使是“物以稀為貴”,這5個充電樁位也鮮有人問津?!敖衲晟习肽?,這5個充電樁一共用去電費1500元,平均一個充電樁每個月50元左右,按照商業(yè)用電平均1.2元/度來算,每個充電樁每個月耗費的電不超50度,而充滿一輛新能源車基本上需要十多度電,照這個比例來看,每個充電樁每月的使用次數只有幾次?!痹搱@區(qū)相關管理人士給《IT時報》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

去年底上線的“聯聯充電”是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受上海相關政府部門委托承建的,主要接入上?!肮病焙汀皩S谩钡某潆姌?,據聯聯充電負責人湯曉棟透露,聯聯平臺上將近8000個公共充電樁使用數據顯示,上海的公共充電樁利用率為4%,比例不算高,利用率高的主要是為城市出租車和公交車服務的專用充電樁,此外,公共充電樁的損壞率也達到3%。

公共充電增加成本 體驗沒有閉環(huán)

本應是剛需的充電樁現在很多都成了“僵尸樁”,這其中原因何在?

在湯曉棟看來,上海出售的新能源車中,有60%~70%是插電混動車,不像北京,新能源車都是純電動的,對充電樁的要求更高、頻繁。

在上海,買新能源車、上滬牌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要安裝充電樁,即使不安裝充電樁,很多車主也會選擇“飛線充電”的方式。因此,車主把公共充電樁作為補電的主要方式,補電的使用頻率肯定不高。

上汽安悅充電副總經理張一聞告訴《IT時報》記者,在兩端(家和單位)充電的比例占到80%左右,用公共充電樁補電場景僅占20%。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濟問題,“家用電費相較于公共充電樁要低,用公共充電樁充電,不僅要付略高的電費和服務費,大多數情況下還要付停車費?,F在充電樁停車位的收費并沒有和普通停車位區(qū)別開,充滿一輛車需要三四個小時,以市中心平均每小時停車15元算,成本并不低,充滿電帶來的是停車費的增加?!?/p>

在停車位資源稀缺的市中心,經常會出現充電樁停車位被燃油車占用的現象?!坝袝r候燃油車主看到新能源車主前來充電也愿意讓位,但這要碰運氣,更多時候是無法找到燃油車車主?!币晃徽谏虉鲕噹靸葘ふ臆囄坏能囍鬟@樣告訴《IT時報》記者。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都講究使用體驗。目前,各充電樁平臺都有自己的App,但幾乎每個App都只能找尋自家的充電樁,沒有互聯互通。即使車主發(fā)現充電樁,還得先安裝其App并注冊登錄才能解鎖槍,而支付方式也多種多樣,有的平臺支持支付寶、微信支付和銀聯,有的平臺需要事先辦好該平臺的消費卡。

作為一個由政府推動建立的統(tǒng)一平臺,聯聯充電目前接入了28家充電樁企業(yè),用戶可以查詢這28家充電樁的位置、支付方式等信息,但目前這個應用只限于查詢,不能掃碼和支付。即使用戶用聯聯充電App找到了充電樁,要使用的話還得下載該充電樁的App。據湯曉棟表示,下月聯聯平臺會上線掃碼和支付功能。

僅靠公共充電樁 平臺無法盈利

此前,為了推進充電樁建設,政府部門出臺了不少政策。比如2015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上海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管理暫行規(guī)定》提出,新建停車場充電樁比例不得低于總量的10%。規(guī)定一出,一批新建停車場開始接洽充電樁企業(yè)建設充電樁停車位。

譚蕓(化名)是上海一家充電樁平臺市場部的負責人,此前,他們平臺在上海一個大型商場修建了充電樁停車位,一段時間后,譚蕓發(fā)現,不僅使用率并不高,而且停車位上經常停著燃油車。當時,該停車場的充電樁停車位還沒有達到10%的標準,商場管理人員向譚蕓提出加大充電樁停車位的數量,作為利益置換,停車場將保留10個充電樁停車位僅供新能源車停放,并派專人管理,解決燃油車占位的問題。于是,平臺又在該停車場建了120個充電樁停車位,一個交流充電樁的成本在七八千元。在譚蕓看來,這樣的投資成本并不是每個充電樁平臺都投得起的。利益向來也是充電樁進社區(qū)的難點,在充電分成和停車費之間,小區(qū)物業(yè)會追求利益最大化。

不過,現在譚蕓表示,少點多量的投放策略并不正確,“相對于燃油車400多萬輛的保有量,新能源車的保有量還是少的,不可能出現排隊等充電樁停車位的情況,集中投入帶來的是更高的閑置率,以后會多點少量地投?!?/p>

盈利難、建設投入大、運營維護成本高、投資回報周期長等一直是充電樁平臺急需解決的難題,現在又加上了使用率低。張一聞也坦言,即使是有國企背景的安悅充電,目前也沒有盈利?!俺潆姌缎袠I(yè)存在的這些問題造成了一些小平臺的生存問題,有的小平臺想輕資產運營,但充電樁這個行業(yè)適合重資產模式。大平臺也不會把公共充電樁作為主要收入來源,還得依靠提供上下游服務。”比如,安悅充電做設備供應,保證現金流,投放專用充電場(站),為公交、新能源物流服務,這是一塊可以有保證的投資回報。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汽車
電動汽車
充電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