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起,汽車行業(yè)缺乏芯片面臨停產的問題就開始困擾無數車企。時至今日芯片短缺問題并未緩解,反而還有愈演愈烈之勢。
美國(GM)通用汽車近日宣布,因芯片短缺,通用在北美的6家工廠停產。福特也宣布縮減部分車型的生產,很多汽車工人因此暫時失業(yè)。
此前,為了避免工廠停工,一些汽車制造商會先將汽車生產出來,囤放在工廠周圍的停車場里,等待芯片到貨后再補裝。福特表示,截至3月底,他們已有兩萬多輛汽車停在停車場等待安裝芯片。
《華爾街日報》記者:通用汽車說,這個夏天,他們在密蘇里州的一家工廠已經囤積了三萬輛皮卡車。
隨著汽車工業(yè)逐步走向電動化、智能化,車載芯片在汽車生產過程中的需求也在大幅上升。一輛汽車所需的半導體數量從幾百個到一千多個不等。這些芯片控制著從點火到剎車,到座椅控制等各個系統(tǒng)。
《華爾街日報》記者:單個的芯片被裝在這些電子控制單元中,它們就像是人體中有著不同功能的獨立器官,以電子形式告訴硬件該做什么。
據報道,通用及福特兩家車企減產,加劇了美國各地汽車供應短缺的局面。數據顯示,今年8月美國經銷商的新車銷量略低于100萬輛,相較2019年同期減少了72%。而汽車銷售價格則一路飆升。評級機構估算,今年8月,美國新車平均售價超4.1萬美元,比兩年前同期貴近8200美元。
“芯片荒”的影響還從汽車產業(yè)進一步蔓延到消費電子產品領域。蘋果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蒂姆·庫克表示,先前沖擊筆記本電腦與平板電腦生產的芯片短缺問題,現在也可能延伸至手機領域,這將導致蘋果公司本季營收成長性趨緩。
由于全球“芯片荒”遲遲未得到緩解,當地時間9月23日,美國政府再次召開半導體高峰會,希望尋求化解芯片短缺局面的方案,包括英特爾、臺積電、蘋果、微軟、三星和福特等半導體大廠都參與其中。這已經是短短幾個月內由美國政府發(fā)起的第三次芯片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