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對手“搶食”蘋果 新市場拓展乏力
游日月潭、登阿里山、逛饒河夜市品臺灣小吃……最近幾天,200多名富士康大陸廠區(qū)一線員工受邀去寶島臺灣旅游。富士康的大手筆讓其他企業(yè)的員工艷羨不已,但是,這并不能掩飾這家代工巨頭現在所處的窘境。
富士康近期可謂厄運連連:2012財年巨虧3億多美元,創(chuàng)下公司上市以來新紀錄;被披露500萬部iphone手機遭蘋果退貨,損失慘重;鄭州廠區(qū)兩工人跳樓身亡,再次被批“血汗工廠”。更嚴重的危機是,競爭對手們的崛起和挑戰(zhàn),不僅搶奪了原本屬于自己的蘋果訂單,而且激烈拼搶新客戶和新市場,這讓富士康感到非常不適。
和碩:“蘋富”戀情的插足者
位于上??禈蚬I(yè)園內的秀沿路是條很長的馬路,從申江路折轉至秀沿路往南前行,一路上頗為荒涼冷清。大約步行1公里后,仿佛進入另一完全不同的世界:正值中午時分,這里人來人往,很多穿著淡紅色工作裝的年輕人,掛著胸牌從廠區(qū)內走出來。
這兒就是昌碩科技的園區(qū),它的母公司則是和碩聯(lián)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和碩,英文名稱pegatron)。這里有銀行、飯店、網吧、高檔健身場所,還有很多黑車,如果員工需要進市區(qū),花15元就能打車到地鐵站。這里的場景同富士康很像,園區(qū)就是個小社會。
不過讓富士康不喜歡的是,這里也在組裝生產蘋果產品。和碩科技的異軍突起,讓富士康不再是蘋果公司唯一依賴的供應商。
兩份財報 一冷一熱
將自身緊緊捆綁在蘋果的戰(zhàn)車上,隨著蘋果的成功,富士康也從中獲益匪淺。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捆綁戰(zhàn)略帶來的風險是,富士康要承擔蘋果自身業(yè)績下滑或蘋果訂單轉移帶來的損失。
這點已經表現在富士康的財報上。2012財年,富士康凈虧損3.164億美元,原因是“因部分大客戶訂單疲軟”。到今年第一季度,富士康仍表現“難看”,財報顯示,其當季營收為8090億新臺幣(約合270億美元),同比下滑19%,創(chuàng)近十年來最大跌幅。富士康方面對此解釋:“營收出現同比下降,主要是因為產能利用率下滑?!?
上述解釋很模糊,在分析人士看來,富士康業(yè)績慘淡是受到蘋果訂單減少的影響。而富士康也在財報中隱晦地表示了這點:由于提高了相關組裝費用,抵消了蘋果產品需求下滑導致的負面影響。
蘋果訂單減少,原因是被其他廠商拿走了。在富士康生產iphone5之時,同樣來自臺灣的和碩卻贏得了iphone 4s和ipad mini的合同,這極大刺激了和碩的業(yè)績增長。從一季度財報上披露的數據上看,和碩的營收只有富士康的四分之一,不過其增長率卻高達31%。
擴建宿舍樓可容納2萬多人
據外媒報道,目前和碩已經拿下了蘋果筆記本macbook air今年訂單的18%,其手中握有的ipad mini訂單也超過了全部訂單的五成。對于此消息,和碩方面未予直接回應,不過他們在5月初表示,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將大陸員工數量提升40%。
和碩在大陸主要有兩個廠區(qū),分別位于上海和蘇州。記者獲得確切消息,位于上??禈蚬I(yè)園的和碩工廠(也就是昌碩科技),其二期宿舍樓工程即將完工,“應該6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總共1800個房間,一般一間住12個人,這樣就可以容納2萬多人?!币晃恢槿耸空f道。而和碩一期的宿舍樓共有3000間房間,“住不下,和碩還將周圍的公寓整棟租下來,給員工居住”。據這名人士透露,目前和碩上海工廠大約有5~6萬名員工,預計下半年會增加到8萬人。
在和碩上海工廠門口,記者看到廠方在固定區(qū)域設立了長期的招聘窗口,雖然正值中午,但是依然排起了長隊。而且,門口還聚集著不少黃牛,這些黃牛不是倒賣演出票,也不是倒賣iphone,更確切得說,他們是人才中介,不過是灰色的。每介紹進去一個人,他們可以獲得數百元的提成。“現在缺人,你有多少人,我都可以幫你介紹進廠,如果你介紹來的人多,每個人可以給你提成100元”,在和碩門口,記者假裝成幫老家朋友找工作,一位黃牛這樣說道。
和碩利潤率僅0.8%
從2007年蘋果第一款iphone上市開始,富士康就一直是iphone和ipad的獨家代工生產企業(yè),其與蘋果之間的共生關系由此打造而成。但是現在,卻被實力比自己低了幾個檔次的和碩搶走了訂單,這對富士康來說無疑是痛苦的。
代工利潤微薄,近年來,富士康曾試圖說服蘋果來與自己一起分擔成本上漲的壓力,但是蘋果會答應嗎?顯然不樂意。與此同時,和碩則開始在價格上展開激烈競爭,蘋果樂得將自己的訂單交給和碩。
和碩的季報顯示,雖然營收大幅增長,但是營業(yè)利潤率僅為0.8%,這遠遠低于富士康去年2.8%的利潤率,該數字從側面說明和碩走的是低價搶市場的路線。
在和碩工廠門口,記者碰到一名供應商人士,這位人士稱:“和富士康不同,和碩僅僅是為蘋果組裝,自己不生產配件?!边@名供應商人士稱,“因為和碩很明確,就是低價,甚至犧牲利潤也在所不惜,這也是后來者比較常見而有效的做法?!?
比亞迪:老冤家再給富士康添堵
相比和碩的直接進攻,致使蘋果訂單旁落,比亞迪雖然未與富士康展開面對面、赤裸裸的廝殺。但是比亞迪在手機代工業(yè)務上重新崛起,也許會讓富士康感到更難受,因為他們是不折不扣的一對老冤家。
【相關閱讀】富比之爭
提起比亞迪,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一家汽車企業(yè),沒錯,不過有些片面,手機代工業(yè)務其實也是比亞迪的重要支柱。
2002年比亞迪開始成為諾基亞手機電池供應商,其后幾年,比亞迪手機代工業(yè)務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比亞迪公開財報數據顯示,2004年,其手機代工業(yè)務實現營業(yè)收入9.30億元;2005年達到了19.06億元;2006年增長169.3%,達到了51.35億元。
都說同行是冤家,而且都在同一座城市。富士康與比亞迪間的矛盾終于激化,2006年富士康以侵犯商業(yè)機密為由,一紙訴狀,把比亞迪告上深圳中院,緣由是被挖至比亞迪的前員工竊取了公司文件,比亞迪非法獲得并使用富士康子公司的機密資料。比亞迪對此予以否認,并反控富士康對公司業(yè)務進行不法侵害。
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在出手和反制的過招中,雙方上演了一部精彩的商業(yè)無間道。
直到2012年,官司才告一段落,香港高等法院駁回了富士康的上訴。不過郭臺銘曾表示:“在我有生之年,與比亞迪的官司一定打到底?!笨磥泶税高€有下文。
2013業(yè)績“超預期”
近幾年來,比亞迪的手機部件及組裝業(yè)務一直表現不佳。2011年,手機代工業(yè)務的銷售收入和毛利率皆出現下滑,分別下降3.97%和0.42%,原因是公司最大客戶諾基亞的市場份額下滑,而且在智能手機代工領域比亞迪前途不明。2012年,比亞迪手機代工業(yè)務不利狀況加劇,銷售收入同比下滑12.51%,毛利率同比減少2.3%。
但在今年一季度,比亞迪突然實現華麗轉身,業(yè)績實現暴漲,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9.8%,而凈利潤則同比增長316%。手機代工業(yè)務上的大幅增長,被認為是第一季度比亞迪凈利潤驟增的最大亮點,比亞迪公司在一季度財報中也對此明確提及。
雖然在一季度財報中,比亞迪沒有披露手機代工業(yè)務的具體收入占比,但根據2012年報披露的數據,手機代工部分占總營收的36.87%,“可以推算,目前這部分收入應該在公司總營收中比重超過了40%。”西南證券分析師劉峰認為。不過他也表示,在盈利能力方面,目前比亞迪的手機代工業(yè)務尚遠不如汽車業(yè)務盈利能力強。
拓展新用戶,比富士康做得好
比亞迪代工業(yè)務為何突然表現強勁?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開拓了全球手機領導廠商的智能手機新項目”,比亞迪相關人士通過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對記者表示。
這位人士表示,諾基亞、htc、蘋果、華為、三星等都是比亞迪的客戶,“三星的電池盒和部件都有提供?!?
諾基亞一直是比亞迪的主要客戶,但今年為了規(guī)避單一業(yè)務帶來的風險,比亞迪拓展了新用戶。比如今年,比亞迪為越南的三星工廠生產了一批高容量手機電池。有分析人士稱,三星以及華為的業(yè)務是此輪比亞迪電子增長的重要引擎。
三星現在風頭強勁,已經蓋過蘋果,但是因為郭臺銘此前已經與這家韓國公司交惡,將三星視為狼,并稱“我一定要打他一棒”。拓展三星成為自己的客戶,對于富士康來說是不現實的,而比亞迪卻沒有這種“歷史舊仇”。
而去年銷量大漲的華為,本是富士康最應爭取的代工客戶,但是也未抓住,反倒是給了老冤家機會。
■ 記者手記
富士康應加快“去蘋果化”
面對微薄的代工利潤和有千夫所指的“血汗工廠”罵名,相信郭臺銘不會無動于衷。以前“一俊遮百丑”,蘋果超級靚麗的業(yè)績掩蓋了富士康的危機?,F在蘋果的光環(huán)已不再像以前那樣耀眼奪目,富士康還是要趁早“去蘋果化”。
代工對手的崛起,對于富士康而言,并不完全是件壞事,迫使自己盡早多元化經營、盡早轉型,盡快渡過這個痛苦的拐點,這也許是“壞事變好事”。
如今,受刺激之下的富士康正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過去一段時間,富士康頻訪各大新興廠商,積極性高了很多。前些天有消息傳來,富士康將和mozilla 合作,代工 firefox os 系統(tǒng)的智能手機。這些做法也許暫時不能彌補蘋果訂單流失帶來的損失,但是對于富士康來說,以后更安全了。
另外,富士康也在尋求業(yè)務轉型,有意銷售自有品牌配件,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相信富士康做出的改變,或多或少會收到效果,不會再在蘋果這一棵樹上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