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記者請教了國家信息產業(yè)部電信研究院的相關專家,在弄清爆炸原因之前,先得好好認識一下手機電池。
手機電池有一個發(fā)展過程,從鎳鉻電池,到鎳氫電池,再到現在的鋰離子電池。“同比過去兩種,鋰離子電池有很多的優(yōu)點,它的能量密度比較高,所以會做得比較輕巧,容量比較大,充、放電也比較快?!?
而鋰離子電池也分為兩類,一類就叫鋰離子電池,使用最普遍;另一類叫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兩者相比,聚合物電池在安全和性能方面會更好,但也更昂貴。
鋰電池容量大,是其取代其它品種電池的“特長”,而它也有自己的“短板”——怕熱怕冷,充電放電,內部膨脹,這也直接導致鋰電池容易爆炸。“鋰的化學性質非?;顫?,純鋰甚至會在空氣中自燃,所以電池使用的都是鈷酸鋰,當電池充放電時,電池內部持續(xù)升溫,活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氣體膨脹,電池內壓加大,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如外殼有傷痕,即會破裂,引起漏液、起火,甚至爆炸?!?
這個小小的盒子里,含有可導致大火的所有成分:碳、氧和一種易燃液體——鋰鹽類有機電解質。換句話說,相對來說鋰電池天生易發(fā)生爆裂、爆炸。所以乘坐飛機時,乘客攜帶的鋰電池重量都是有嚴格限制的。
昨天,記者還采訪了杭州某電池廠商——為多家手機商貼牌鋰電池。相關負責人稱為了控制鋰電池的不穩(wěn)定,業(yè)內通常有兩種做法:
第一種是,手機電池本身在設計上會有一個保護電路板,用來防止對電池芯進行過充過放,也就不會導致短時間內產生大的壓力。
“直觀的感受就是,手機充電時,最后一部分電量需要花費更長時間才能充滿,就是因為有控制器?!?
第二種,電池本身在外殼上有一個安全卸壓結構,可以在電池內部氣壓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把氣壓及時卸放掉。
“理論上說,如果保護電路板和電池芯設計合理、質量過關,可以大大降低電池爆炸的可能?!?
品牌電池發(fā)生爆炸幾率較小
拼裝電池更易中招
理論上說,在技術的控制下,品牌手機電池發(fā)生爆炸的幾率畢竟是少數,但各種案例還是頻現報端。
最近的一次官方檢測結論在2013年,浙江省工商局對市場上正規(guī)渠道銷售的品牌手機,委托第三方做檢測,其中就包括對手機電池的檢測,結果發(fā)現來自杭州和嘉興市場上的36批次手機電池中,有20批次不合格,涉及眾多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