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美國唯一一家上市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汽車(TESLA)公布財報,其第一季度營收達到5.6億美元,主打電動汽車Model S的發(fā)貨量已達4900輛。與此同時,特斯拉預計今年將在全球范圍內發(fā)售2.1萬輛Model S,預計未來Model S電動車全球年均需求量將超3萬。
消息一出,第二天特斯拉股價盤前便大漲17%,市場嘩然。更有人預言它將是下一個蘋果。
近來,特斯拉的負責人公布,公司將在2013年新開25家專賣店,比2012年的13家提升一倍。其中,會有一家專賣店開在中國。
這也讓特斯拉的一舉一動更加令人關注。目前,中國的電動車市場還尚不明朗。特斯拉的出現(xiàn),將會是一匹黑馬?還是一只飛蛾?一切都有待市場的檢驗。
業(yè)績暴漲,定位高端
在幾近狼藉的美國電動車市場,定位豪華市場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一季度已實現(xiàn)凈利潤1120萬美元,市值達到88.7億美元。這幾乎是個奇跡。
資料顯示,2012年同期,特斯拉每股虧損86美分,直至此財報之前,虧損態(tài)勢一直未改。而特斯拉終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xiàn)凈利潤1120萬美元,這不僅大大超出市場預期,其市值也已超過72.4億美元的三菱汽車和51.6億美元的福特汽車[微博]工業(yè),達到88.7億美元。
這是特斯拉汽車自2010年上市以來首次實現(xiàn)季度盈利,過去1年的時間里,特斯拉股價累計上漲150%。在這樣的市場刺激下,A股市場也興起了一波“特斯拉概念潮”。
對于業(yè)績的暴漲,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自己的解釋是,我們將生產(chǎn)一臺汽車所需要的時間下降了40%,大幅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這是特斯拉能夠盈利的部分原因。
而東北證券(20.18,-0.03,-0.15%)分析師劉立喜則認為:“這是因為它的定位比較特殊,把產(chǎn)品定位在豪華車市場以及高凈值人群。這部分人對汽車的價格不敏感,性能和時尚的外形又能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且一些數(shù)字顯示Tesla Model S的純電動豪華轎車續(xù)航里程能達到480公里,再加上車內配置的高豪華,其他電動車無法做到這些,所以這是一個有空間的市場?!?
“在普通大眾的汽車消費市場上,人們對于新生事物接受起來沒有想象中的簡單。電動車比較難吸引大眾消費者,但是這些困難的因素在特斯拉這里都不存在?!?劉立喜稱。
劉立喜表示,過去電動車陷入了電池技術研發(fā)的泥淖中,特斯拉指明了一個新的方向,即在現(xiàn)有的電池技術基礎上,可以通過改進電池管理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電動車的性能提升。這個創(chuàng)新很可能帶來一場革命,因為特斯拉汽車以純電動汽車業(yè)務實現(xiàn)盈利之后,確認了鋰電池作為新能源路線的可行性,消除了市場疑慮,給目前全球還在努力的其它新能源汽車廠家打了強心針,也給整個行業(yè)帶來了信心。“這恰恰是讓市場如此沖動的核心原因?!?
一匹黑馬
只不過,目前來看,特斯拉的成功在美國還僅是個例。
事實上,就在特斯拉之前,美國也曾有多家公司試圖擠入電動車的藍海。不過這些公司接二連三的破產(chǎn),卻讓美國能源部放棄了2015年前部署10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這也讓特斯拉的發(fā)展前景像一部懸疑劇。
資料顯示,今年5月1日,綠色車新興企業(yè)Coda Holdings Inc申請破產(chǎn),截至破產(chǎn)時,其出售的純電動車只有100輛;而從去年就資不抵債的菲斯科也一直處在破產(chǎn)的邊緣;2012年10月16日,全球大知名電動汽車鋰電池生產(chǎn)商A123 System公司宣布破產(chǎn);2012年1月,行業(yè)巨擘美國鋰離子電池制造商Ener1,因深陷財務危機申請破產(chǎn)保護;2011年12月2日,美國電動車制造公司Aptera因未能募集足夠的資金而宣布破產(chǎn)……
對此,一位分析人士表示,Coda曾與長城合作,而長城主打中低級轎車,合作當然也是在經(jīng)濟市場上的范圍。Coda就是想走普通大眾的汽車市場路線,可是這部分人群對電動車的滿意度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樣低,一旦沒有特別的技術或性能優(yōu)勢,長期投入換來的可能是不能持續(xù)的利潤。
也有人認為,特斯拉沒遭遇破產(chǎn)的威脅可能是享受了更多的美國政府補貼。
對于這種認識,劉立喜稱,“投入資金或補貼不取決于廠家的多少,特斯拉能活下來,不斷拓展他的空間,就是它的成功。像通用、福特都有新能源車的規(guī)劃,而那些破產(chǎn)死掉的一般都是獨立的新能源汽車廠商,以前可能不是做汽車的,剛入手就做新能源車,沒有強有力的技術或者市場拓展不充分的時候,就投入很多資金,這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另外,如果盈利模式找不到,產(chǎn)品定位不合適,也很容易死掉?!?
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美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占全年汽車銷售量的0.1%,為14687輛。
中國市場猜想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市場“風光無限”后,特斯拉也有了進軍中國市場的野心。據(jù)悉,特斯拉的負責人曾公布,公司將在 2013年新開25家專賣店,其中,會有一家位于中國。
據(jù)中汽協(xié)統(tǒng)計,2012年國內銷售新能源汽車12791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產(chǎn)銷量分別比上年增長98.8%和103.9%。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發(fā)展前景仍未明朗的情形下,特斯拉急于把豪華電動車引進中國,意欲提早搶占市場先機的企圖非常明顯。
目前,中國政府對待電動車的態(tài)度很明確,即要扶持更多資金進入這一新興產(chǎn)業(yè),堅定2015年50萬輛、2020年500萬輛電動汽車目標。這也讓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前景值得期待。
只不過,隨著特斯拉進軍中國,也有不少人會擔心其將影響國內電動車市場。對此,一位業(yè)內人士分析,“特斯拉與國內自主電動車品牌應對的不是一個市場。豪華電動車針對的人群比較固定,市場空間短期內也不成問題?!?
“如果特斯拉模式最后能夠很成功,對我國的自主廠商的借鑒作用也不大,因為普通傳統(tǒng)的汽車廠家,公眾認知度都比較差,他們介入中高檔行列不容易成功,可能性也不大。所以特斯拉影響的還是以豪華車企為主,比如奔馳、寶馬、保時捷、勞斯萊斯等。如果特斯拉成功,這些公司可能會跟風介入,從而攪動一池春水。”劉立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