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銷量在經歷了10年的增長后開始放緩,汽車制造商正紛紛通過裁員方式來應對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更嚴重的低迷。根據《中國汽車報》記者的粗略統(tǒng)計,在過去的六個月里,全球主流汽車廠商已經宣布了至少4.2萬個職位的裁員。而這,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從通用、捷豹路虎、日產到福特、大眾、戴姆勒,這場席卷全球汽車業(yè)的變革風暴,似乎沒有車企可以躲過。
裁員潮席卷全球
說起裁員,隨著近幾個月汽車廠商陸陸續(xù)續(xù)的消息轟炸,裁員已經不是一兩家企業(yè)的事了,而是逐漸演變成全行業(yè)的共性。下面,先看一下各個車企宣布的裁員以及企業(yè)重組的情況。
遠遠不夠?就在5月20日,福特宣布,計劃在今年8月底前裁員7000人,約占其全球受薪員工總數的10%,其中管理層將裁員近20%。此次崗位削減預計能夠每年為福特汽車減少6億美元開支。
對此華爾街反應冷淡,當日福特股票收盤價略低于上周五。福特宣布裁員翌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亞當?喬納斯稱,由于中國市場不再是增長引擎,福特汽車的全球收入可能下降5%,該公司需要再裁減2.3萬名受薪員工,也就是說總計裁員3萬人,才能彌補這一下降。另一位市場分析師喬恩?加布里爾森也表示,福特目前的裁員數量遠遠不夠。
5月22日,戴姆勒掌門人交班之日,卸任的CEO蔡澈警告稱,未來戴姆勒需要全面削減成本,為史無前例的行業(yè)劇變做準備。接班人康林松也有類似想法,德國《經理人》雜志此前報道稱,康林松致力于削減成本,計劃裁員1萬人,精簡組織架構,并尋求使其梅賽德斯-奔馳部門節(jié)省60億歐元成本,提高效率,戴姆勒卡車部門也將再壓縮20億歐元成本。
汽車制造商正在全球范圍內削減班次或關閉工廠,但裁員的范圍還不止這些,最近的幾次裁員也針對工薪階層。這反映出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銷售疲軟,同時汽車產業(yè)正面臨百年一遇的大變革,企業(yè)所需人才較以往大有不同。尤其是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等新一代尖端技術,在大批“吞噬”著各大車企的研發(fā)資金,迫使車企在其他方面削減成本為其“供血”。
將出現(xiàn)嚴重衰退?
“全球汽車公司都在考慮這樣一種情況:全球生產的下行風險大于上行風險?!眮啴?喬納斯說。
在5月21日底特律的一個論壇上,美銀美林分析師約翰?墨菲做出悲觀預測:“汽車行業(yè)正面臨著我們認為將出現(xiàn)的嚴重衰退,中國車市的下滑尤其令人意外?!?/p>
2018年全球輕型汽車銷量下降0.5%至9480萬輛。咨詢機構LMC Automotive表示,這是2009年以來全球輕型汽車銷量首次出現(xiàn)年度下滑。摩根士丹利1月預測,今年汽車銷量將再下降0.3%,而一旦中國市場的減速高于預期,則可能對銷售產生更負面的影響。
此外,美國威脅提高關稅可能會加劇經濟下滑。豐田和日本汽車業(yè)近日發(fā)表措辭強烈的聲明,譴責可能會有的征稅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