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留學基金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支持下,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交通學院青年教師楊麗麗副教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訪學期間,與該校研究人員楊澍教授開展合作,在復合電極材料制備研究取得新成果。日前,雙方以共同通訊作者的方式在美國化學學會主辦的著名期刊《材料化學》(Chemistry of Materials)上發(fā)表題為《單壁碳納米管/聚苯胺納米帶氣凝膠的原位制備并用于自支撐、柔性儲能器件》的研究文章(影響因子8.238)。該文章受到研究人員、編輯的極大關注,其當月被下載次數(shù)排在期刊前三位,并得到期刊官方推特的重點推薦。
近年來,基于碳納米管的復合電極材料制備研究備受關注,但如何構建碳納米管以及其他納米活性材料的復合結構從而同時實現(xiàn)電極材料的自支撐、柔性以及高性能,仍是困擾多數(shù)科研人員的一個難題。該研究制備的單壁碳納米管與超薄、超長聚苯胺納米帶形成的復合氣凝膠,具有導電材料與活性物質形成的雙連續(xù)、互穿網(wǎng)絡結構,不僅有利于離子/電子的高效傳輸,而且三維連通納米孔結構利于電解質離子的快速滲透。該研究成果為提高儲能材料的存儲性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時還可以應用于道路傳感系統(tǒng)、可穿戴電子產(chǎn)品、生物醫(yī)學器件等相關設備,為其提供高性能柔性儲能電極。
今年32歲的楊麗麗于2009年獲得哈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博士學位,2010年留校任教,2012年評為副教授,2014年評為博士生導師。她主要從事新型功能材料與微結構的研究,并致力于功能材料在道路、車輛、交通標志等交通領域的應用,已發(fā)表SCI檢索論文20篇,累計影響因子41.5。除儲能材料的研究外,楊麗麗與楊澍還合作開展了可用于提高混凝土抗凍、表面除冰性能、車輛防污的透明疏水(疏油)涂層和基于仿生結構的交通警示材料的研究,相關合作研究成果已發(fā)表在《粒子與粒子系統(tǒng)表征》、《化學通訊》、《材料化學雜志C》等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