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帶動的一大批純電動車型周邊產業(yè)鏈將加速發(fā)展,不僅帶來更新的技術,還讓產業(yè)鏈更加成熟,相應的規(guī)?;瘎荼貙⒊杀敬蠓葔旱?,這將給新造車勢力、傳統車企轉型提供莫大的基礎支持。最終傳導到消費者,將以更低價格享受到更好的新能源車型。

經歷了售價上調再到大幅降價,特斯拉如此輕而易舉的大幅調整價格,甚至有分析隨著國產化率的提高,國產Model 3補貼后起售價將進入更有競爭力的價格區(qū)間,有望低至23萬左右。國產Model 3的再次降價,造車新勢力們還有機會嗎?先上結論,有!而且機會大大的。

先來明確一下,4月24日特斯拉官網對于國產Model 3標準續(xù)航升級版,補貼后售價上漲4500元的調整,系按照4月23日財政部等四部委發(fā)布的《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通知》新政策補貼標準計算得出,是補貼退坡并非有意漲價;而5月1日針對國產Model 3標準續(xù)航升級版售價進行下調,補貼后27.155萬元,符合了新的補貼標準,也安撫了消費者情緒。

特斯拉的出現,讓人們看到電動車更具想象的未來,同時能夠賣這么高的價錢也漸漸被接受,加之我國推動新能源車型發(fā)展采取補貼措施,極速拔高的價格和早期大力的補貼政策有著太大的想象空間,嗅到機會的新造車勢力雨后春筍般冒出,特斯拉顯然成為了借鑒學習的標桿。與其調侃進口Model 3車主哭暈在廁所,不如先來看看,特斯拉為何可以神速國產。

提升國產化率 價格還有想象空間

特斯拉國產一路開綠燈,一年時間實現整車下線,這個速度確實只有在中國可以實現,而這僅僅是第一步。特斯拉目前來看確實在純電動汽車領域處于標桿地位,無論是設計研發(fā)思路還是產業(yè)鏈的整合能力,都遠遠甩開了傳統造車企業(yè)和供應鏈的平衡關系,長期穩(wěn)定意味著缺乏創(chuàng)新力。

在國家戰(zhàn)略的推動下,新能源車型被真金白銀的進行了補貼,然而多年過去,騙補事件愈演愈烈,新能源車型技術卻進展緩慢。我國一直以來在汽車項目向都采取的是合資的方式,此次特斯拉享受獨資待遇,也一度被認為是狼來了,一方面,國家政策希望引來特斯拉發(fā)揮鯰魚效應,鞭策其他新能源車企加速升級,研發(fā)真正的能夠符合需求的產品,另外對于享受獨資的特斯拉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國產化率。

這個才是推動純電動汽車乃至新能源整個產業(yè)鏈的重要一環(huán)。目前實現國產的特斯拉車型,還有部分為進口零件,隨著時間進度的推移,今年1月,特斯拉上海工廠的零部件本地化率為30%左右,計劃到明年7月提升至70%—80%。預計完全采用國產供應鏈后,國產Model 3具備超過30%的降價空間。

成本還將進一步下降,不過預計年內不會再做價格調整。短期來看,還沒有真正具有威脅的對手出現,并且訂單、銷量持續(xù)充足,沒有再下調的必要。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在一次專訪中表示:國產化率的提升不代表降價,代表的是工廠效率的提升。

特斯拉國產 成為完善產業(yè)鏈的領頭羊

相比討論會不會再次降價,更有意義的是特斯拉國產所帶動的整個產業(yè)鏈的完善。通過這份網絡流傳的表單可以看到,進入特斯拉采購體系的國內供應商眾多。特斯拉直接、間接供應商名單,總名單超過160家企業(yè),涉及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 、充電、底盤、 車身、其他構件、中控系統、內飾和外飾等9部分。

網傳國產Model 3零部件供應商產業(yè)鏈表單

網傳國產Model 3零部件供應商產業(yè)鏈表單

其中以動力電池部分為例,此前有消息稱國產電池龍頭企業(yè)寧德時代和特斯拉達成了初步協議,將從7月份開始為國產Model 3提供電池,特斯拉方面確定國產Model 3降價當天,寧德時代股價高開,漲幅超過7.2%。

參考過去蘋果在華產業(yè)鏈爆發(fā)的十年,可以映射幾年后的造車新勢力前景,正因為像蘋果這樣的廠商,在中國進行全產業(yè)鏈組裝生產,才讓供應鏈體系有了今天無可取代的世界工廠的地位。特斯拉國產正在完善整個國內產業(yè)鏈,零部件供應商獲得訂單并提升技術實力,由此造車新勢力們也有了搭順風車的機會。 

產業(yè)鏈成熟 將拉動造車新勢力技術升級

就像現在的手機行業(yè),在集中采購高通驍龍?zhí)幚砥鳌⑷堑膬却?、索尼的相機模組之后,差異化最大的體現是設計,更是背后整合的實力。這也造就了華為、小米這樣的行業(yè)領軍企業(yè),國際巨頭除了蘋果之外,其余幾乎處于全線退出中國市場的境地。

新造車勢力

回過頭來看,曾經新造車勢力如雨后春筍般冒出,隨著技術實力的顯現、補貼退坡等拉鋸戰(zhàn)的進行,不少品牌已經淡出人們視野,而在特斯拉國產之后拉動的產業(yè)鏈升級中,能夠抓住機遇,產出擁有自身特點又被消費者所追捧的爆款車型,望向隔壁依然在猛烈廝殺的手機行業(yè),成功還是有著大把機會的。

技術路線并非只有特斯拉一個方向

相比于眾多等待產業(yè)鏈成熟的新造車勢力,國產廠商也有新技術動作,例如新政策提及的換電模式探索;另外即將上市的比亞迪漢EV,其所搭載的比亞迪自主研發(fā)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有著不同的技術解決方向,通過刀片布局結構實現更高電池能量密度,同時兼顧了磷酸鐵鋰的高安全性,是否能夠引領行業(yè)發(fā)展,還要看產業(yè)鏈的整合能力,畢竟只靠一己之力,做到經濟效益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總結:特斯拉帶動的一大批純電動車型周邊產業(yè)鏈將加速發(fā)展,不僅帶來更新的技術,還讓產業(yè)鏈更加成熟,相應的規(guī)?;瘎荼貙⒊杀敬蠓葔旱?,這將給新造車勢力、傳統車企轉型提供莫大的基礎支持。最終傳導到消費者,將以更低價格享受到更好的新能源車型。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特斯拉
造車新勢力
國產Mode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