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長園集團(600525)發(fā)布2018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yè)收入71.37億元,與2017年基本持平,智能電網板塊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18.11%,智能裝備和電動汽車相關材料營業(yè)收入略有下降。但受投資收益等“非經常損益”、較大金額的資產減值等因素的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出現了較大金額虧損。
在與電動汽車相關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方面,中鋰新材因受沃特瑪事件及國家新能源政策調整預期的影響,造成上半年訂單不足,此外,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力度的持續(xù)退坡,行業(yè)降成本壓力已逐漸隨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yè)向上游環(huán)節(jié)傳導,導致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yè)大部分產品價格出現一定程度下跌。中鋰新材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2.08億元,但因計提沃特瑪款項壞賬準備等原因出現較大虧損。
此外,中鋰新材新開發(fā)成功7μm、5μm產品,已完成多家電池廠家量產開發(fā),批量供貨的客戶有寧德時代、比亞迪、蕪湖天弋、天津力神、東莞凱德和億緯鋰能等,其中寧德時代已成為最大客戶。在產品方面,中鋰新材推進涂覆膜客戶開拓,量產交貨客戶有深圳雄韜、江蘇春蘭等。
隨著全球電子設備智能化的提高和安全需求的提升,長園維安成為國內手機電池保護的主供應商,長園維安銷售收入保持穩(wěn)定增長。長園維安成為華為、小米、OPPO、vivo的PTC保護解決方案主供應商,通過松下筆記本Fuse認定;汽車相關業(yè)務雖然認定嚴苛、周期長,但進展順利,全球最大的幾家汽車電機廠都按要求逐步推進,國內多個客戶的項目實現了量產;基于汽車智能化的提升,公司加強了汽車電子領域用保護元件的基礎開發(fā)與儲備;充分利用原有電池保護模組的技術基礎,重心調整到新能源電池保護模組的開發(fā),目前已與多家客戶合作。
長園華盛在行業(yè)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猛增、產品售價下跌的形勢下,實現全年銷售收入和凈利潤雙增長,其中海外市場銷售收入穩(wěn)步增長。長園華盛通過擴產快速形成規(guī)模效應,年產5,800噸電解液添加劑的泰興工廠的順利投產并不斷優(yōu)化工藝流程,生產技術進一步提高;在溶劑回收及固廢處理方面進行了重大改進和突破,降本增效明顯。
公司還出售長園電子75%股權給深圳市沃爾核材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8年6月7日辦理了工商變更手續(xù),報告期內,公司仍合并了長園電子的2018年1-6月利潤,長園電子報告期內保持穩(wěn)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