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引發(fā)危機的情況下向金融市場引入更多風險。這是中國國內債券市場出現(xiàn)的首例公司債違約。

中國超日債券違約:一次高風險的試驗?

經濟學家們稱,中國允許一家太陽能設備生產商的債券發(fā)生違約的決定是正確之舉。不過此舉也凸顯了監(jiān)管部門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如何在不引發(fā)危機的情況下向金融市場引入更多風險。這是中國國內債券市場出現(xiàn)的首例公司債違約。

怎樣才能做到平衡是一大難題,數十年來曾難倒全球許多知名監(jiān)管人員和央行官員。

本周,信貸市場受到了沖擊,因為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Chaori Solar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簡稱:超日)表示,無力支付總計人民幣8,980萬元(約合1,470萬美元)的債券利息。超日本應在周五支付這筆利息。這批債券將于2017年到期,本金償付情況尚不清楚。

過去,當公司債、信托和理財產品可能發(fā)生違約時,中國政府總是會出手相救,迅速拿出補救辦法。這類救助雖然只能暫時緩解危機,但卻也讓投資者堅信政府永遠會出手救助。這就引發(fā)了新一輪更高風險的押注、造成更多的壞賬,形成所謂的“道德風險”。

里昂證券(CLSA)經濟學家鄭名凱(Francis Cheung)說,“中國政府知道這一領域存在許多問題,所以允許超日發(fā)生違約是政府進行的一次試驗。我不太確定,但他們也許有一個計劃。這將是一次受控的壓力釋放?!?

2007-08年全球金融危機過后,中國實施的寬松貨幣政策幫助其抵御住了沖擊,但同時也扶持了那些幾乎被市場淘汰的國有和私營企業(yè),促使地方政府投資無用項目,刺激了缺乏監(jiān)管的影子銀行體系的發(fā)展,提高了壞賬水平。

經濟學家和金融歷史學家表示,中國未來的最佳發(fā)展路徑是,允許一些得到妥善處理、經過認真溝通的更大規(guī)模的違約出現(xiàn),一步步地放開手,直到投資者意識到其中的風險并調整自身的行為。

但很多國家在進行這類嘗試時遇挫,最明顯的就是美國。美國當初并沒有意識到任由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的風險。在確認一家機構或一批證券違約是否構成系統(tǒng)性風險方面,做事后諸葛亮要比提前預知容易得多。

但是,如果在違約對象選擇方面稍有不慎,投資者可能會爭相退場,引發(fā)市場恐慌并拖累經濟。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的崔巍(David Cui)表示,根本上來說,政府需要通過引入風險、迫使杠桿水平逐步降低來避免風險的蔓延。他說,這是理想狀況,但實現(xiàn)起來有難度。

不過分析師們稱,周五超日債券違約是一個好的開端,因為其違約規(guī)模相對較小,容易控制,而且涉及的是私營公司而非國有企業(yè)。

雖然現(xiàn)在還不好說周五的不干預決定是監(jiān)管機構針對超日債的具體情況做出的判斷,還是一項經過深思熟慮的策略邁出了第一步,但如果今后債務違約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則會帶來一個問題,即目標、管轄權和利益不同的各部門之間需要進行協(xié)調并達成共識。跟大多數政府一樣,中國政府也不是大一統(tǒng)體制。

雖然中國央行和金融監(jiān)管機構對嚴格監(jiān)管存在興趣,但地方官員更大的興趣可能在于對問題企業(yè)出手相助,以保持經濟增長和就業(yè),確保自己的升遷。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超日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