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一場現(xiàn)代化軍事戰(zhàn)爭在俄烏之間打響,美歐各國紛紛宣布對俄施壓,進行經濟制裁。俄盧布也因此迅速貶值,暴跌近30%,創(chuàng)歷史新低。戰(zhàn)爭,勞民傷財,盡管雙方都想要和談,但由于美歐在俄烏問題上不斷“拱火”,對話始終無法談攏,截至目前,這場戰(zhàn)爭仍未結束。
至少從目前來看,俄烏之間的沖突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或許俄羅斯有足夠的家底去打完這場硬仗,但如果僵局長時間拖延或升級,全球經濟也必然會因此動蕩不定,這也是包括我們在內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情況。然而,即便如此,這場戰(zhàn)爭依舊對全球汽車行業(yè)帶來了不小沖擊。
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 汽車工業(yè)面臨斷供風險
首先是在原材料方面,作為全球主要的金屬出口國,俄烏之間的沖突造成了國際金屬價格普遍上漲。從俄烏沖突爆發(fā)當天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報價來看,鋁價上漲4.8%,每噸為3449美元;鈀金期貨價格漲至2721美元/盎司,是2021年7月以來的最高價;鎳價飆升至2011年以來最高,每噸為25135美元。
其中鋁是汽車產品用材中需求量最大的原材料之一,被廣泛運用在車身、底盤結構件、車身覆蓋件、以及動力電池外殼中;而鈀金屬主要運用在三元催化件或電極元件上;鎳則是電池電芯的主要構成。
盡管現(xiàn)階段俄羅斯的原材料出口暫不受影響,但如果俄烏局勢進一步惡化,或許后續(xù)還會迎來原材料的價格上漲,甚至會導致這些原材料供應鏈切斷,從而影響汽車零部件以及整車價格的上漲。
工廠停工停產 多家車企業(yè)務停擺
另一方面,作為全球重要的汽車制造基地之一,包括Stellantis、雷諾、大眾、豐田、日產、現(xiàn)代、長城等汽車制造商,都在俄烏當?shù)卦O有工廠。如今,在各國的持續(xù)壓力之下,美歐已經開始了對俄羅斯的抵制浪潮,包括沃爾沃、戴姆勒卡車、大眾、寶馬、通用、福特等在內的多家汽車制造商目前已暫停了在俄羅斯或烏克蘭部分業(yè)務。
停止銷售的部分原因是,歐盟以及英國實施向俄羅斯的制裁,使得向俄羅斯出口汽車變得非常困難,而且俄羅斯買家也很難付款。例如,阿斯頓·馬丁表示,暫停銷售的原因是制裁的“運營影響”。而烏克蘭業(yè)務的暫停更多是因為受到戰(zhàn)火影響,不少的工廠都被迫停產。需要說明的是,烏克蘭是整個歐洲汽車制造商的線束供應商,大眾、寶馬等制造商均采用的是烏克蘭線束。
伴隨著俄羅斯緊張的經濟形勢,Stellantis集團曾表示,如果面臨出口禁令或無法為俄羅斯工廠采購零件,那么很有可能會將工廠產能從俄羅斯轉移回歐洲或限制當?shù)毓S的產量并提高車輛價格。而由于來自烏克蘭供應商的關鍵零部件短缺,大眾位于德國薩克森州的工廠生產已經遇到線纜短缺的困難,大眾預計未來旗下還會有更多工廠因此擺停,其中沃爾夫斯堡的主要工廠預計還會在下周(3月17日)暫時關閉。
另外,目前俄羅斯部分銀行已被排除在SWIFT系統(tǒng)(國際資金清算系統(tǒng))以外,隨著美歐各國制裁的加劇,國際汽車廠商設在俄羅斯的制造基地將越來越難以開展相關業(yè)務。而據(jù)統(tǒng)計,韓國企業(yè)在2021年向俄羅斯出口了價值25億美元的汽車,還有價值14.5億美元的汽車零部件,占韓國對俄羅斯年出口量的44%,這對于現(xiàn)代集團而言將是一次無比沉重的打擊。
雷諾集團也是受害者當中的一個,盡管早已退出中國汽車市場,但是其在俄羅斯卻非常受歡迎,去年的財報顯示,雷諾在俄羅斯的收入占比達到了其核心業(yè)務收入的8%,是雷諾僅次于法國本土的第二大市場。正所謂敵傷一千自損八百,在經濟一體化的當下,對俄羅斯制裁并不能夠息滅俄烏之間的戰(zhàn)火,盡早促進和平談判達成或許才是唯一正果。
相較于眾多跨國車企停工停產,中國汽車出口盡管沒有受到太多限制,但影響依舊不可小覷。據(jù)公開資料顯示,在去年我國自主品牌車型在俄羅斯的總銷量已達到11.57萬輛,占據(jù)了俄羅斯乘用車市場約7%的份額。而在歐美諸國的施壓下,俄羅斯的經濟已經出現(xiàn)了明顯下滑,如果經濟制裁一直持續(xù)或再度升級,那么俄羅斯消費者的汽車購買能力也將因此受到影響,這對于出口向俄羅斯的自主品牌而言也是一項重大考驗。
國際油價大漲 加滿一箱油將成為一種“奢侈”
而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口國之一,俄羅斯又被譽為“世界加油站”。受到戰(zhàn)爭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因此極速飆升,目前已上漲至115美元以上,這也導致了各國成品油價格的進一步提高。
據(jù)美國汽車協(xié)會(AAA)的數(shù)據(jù),美國各地汽油的價格目前已攀升至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本周一,全美普通汽油均價觸及每加侖4.065美元,該價格比一周前上漲了40美分,比一個月前上漲了57美分。同時,柴油價格也隨之大幅上漲,據(jù)大宗商品跟蹤機構OPIS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上周晚些時候,今年以來柴油價格已經上漲了50%,這將會給長途卡車司機的運輸成本帶來壓力,而最終這些成本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盡管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暫未涉及能源領域,但市場已出現(xiàn)了主動“排擠”俄油的現(xiàn)象,全球供應恐慌的危機正在悄然加劇,即便我國也不能幸免。隨著國際油價飆升,目前我國國內部分地區(qū)的#98汽油價格已突破10元/升大關,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油價上漲沒有絲毫緩解的趨勢。有消息指出,3月17日開始,#95汽油的價格也將進入9元時代,這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加滿一箱油將成為一種“奢侈”。
另一方面,俄羅斯也是全球的天然氣出口大國,自冷戰(zhàn)結束后,俄羅斯便向歐洲等國家供給源源不斷的天然氣和煤炭。如若美歐進一步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那么很有可能會導致俄羅斯切斷對歐洲的能源供應,那首當其沖的必然是歐洲電價。
相關報道顯示,目前由于俄烏沖突導致歐盟天然氣價格不斷上漲,電價也持續(xù)受到影響。以西班牙為例,在當?shù)貢r間3月5日,該國電價每兆瓦時可達366歐元。迄今為止該國電力價格最高點為2021年12月23日的每兆瓦時384歐元。電力批發(fā)市場價格的提升將對超過三分之一的西班牙家庭產生直接影響。據(jù)西班牙電力市場的走向,預計該國直到2022年末電價都將處在高位。
在歐洲,電價上漲也已經是普遍現(xiàn)象,而相對來說,新能源汽車在價格層面本就比同級別的燃油車貴上一些,若后續(xù)因此導致電力價格進一步上漲,那其間的用車成本差距也將會變得越來越小,電動車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也將會隨之下降,這對于歐洲正在發(fā)展的新能源行業(yè)勢必會產生一定的沖擊。而就國內市場而言,電價并未受到太大影響,反而油價的進一步上漲又會刺激一波電動車的消費。
寫在最后:如今,無論是俄羅斯還是歐洲,亦或是千瘡百孔的烏克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生活在當?shù)?,平民百姓一方面要面對的是車企無法交付新車,一方面則是水漲船高的電價和油價。反觀美國卻始終作壁上觀,迫使他們成為了這次戰(zhàn)爭的最終受害者。
總而言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局勢下,我們相信沒有國家能夠獨善其身,而我們所希望的只不過是讓這場戰(zhàn)爭早日平息,盡量以和平手段解決不必要的爭端,不要讓烏克蘭成為下一個敘利亞。相信這也是為我國外交部一直支持和鼓勵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外交努力、歡迎俄烏雙方啟動和平談判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