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后的今天,李河君已經以超過1600億元人民幣的身家,成為媒體眼中擊敗馬云和王健林的中國內地“新首富”,新能源圈中的“改革派”,更重要的是,他做成了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曾經“不相信”的項目。

兩會聚焦:“新能源改革派” 全國政協(xié)委員李河君

從演講臺走下來,華爾街大佬安德森在眾人的簇擁下緩慢地挪到了大廳門口,一個箭步鉆進了電梯。在自己的房間里,他的心腹告訴他,競爭對手又有了動作。安德森沉默了一會兒,隨后轉身凝視著鏡子里的自己緩慢而低沉地從嘴里擠出了幾個字,“這將是我的時代?!蹦鞘?994年,《華爾街金錢夢》上演。

還是那一年,李河君成立了漢能控股集團(下稱“漢能”)。

21年后的今天,李河君已經以超過1600億元人民幣的身家,成為媒體眼中擊敗馬云和王健林的中國內地“新首富”,新能源圈中的“改革派”,更重要的是,他做成了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曾經“不相信”的項目。

不過,財富帶來的不僅有榮耀,還有質疑。此時的李河君在公眾面前似乎存在著兩張“面孔”:一張是媒體眼中質疑其巨額財富背后是漢能薄膜發(fā)電過度依賴母公司,存在激進擴張的“狂人”;另一張就像安德森凝視鏡中自己時所說的“這將是我的時代”。

記者見到的更像是第二張“面孔”。

“我不怕任何質疑”

1月27日,一個“新首富”誕生了。當日,漢能薄膜發(fā)電(00566.HK)上漲10.36%,報收3.73港元。在這前一天,漢能薄膜發(fā)電上漲13%。得益于漢能薄膜發(fā)電股價的上漲,加上水電、地產等非上市公司資產,漢能薄膜發(fā)電大股東李河君的身家已超過1600億元,取代馬云和王健林成為中國內地“新首富”。

2月4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如約前往漢能大本營與“新首富”面對面專訪。

北京市朝陽區(qū)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內,兩棟總面積達2.2萬平方米的多層建筑便是漢能總部,漢能是唯一落戶其中的公司。據稱,該區(qū)域是北京空氣質量最好的地方之一。

在李河君的辦公室里,雕工考究的中式家具和一幅選自秦末黃石公《素書》中語句的書法頗引人注意,偌大的書架上塞滿各種書籍,如果不是墻上“漢能司訓”的板報,這里看上去更像一間學者的書房。

盡管李河君對“首富”的報道只是淡淡回應,“我不知道哪來的,不用太當真”。而有意無意間,“首富”身份還是為其一直振臂高呼的“薄膜發(fā)電”,做了次效果極佳的傳播。

越來越多的尋常百姓由此認識了光伏,知曉了一種被統(tǒng)稱為“薄膜”,具有輕柔特質的可發(fā)電組件,能夠應用在建筑上、汽車上、帳篷上、手機上,甚至是服裝上,為人們提供可移動的清潔能源。

不過,在中國光伏界,由于堅定擁護“小眾”的薄膜路線,漢能總是顯得有點“另類”;李河君“把晶硅比作臺式機,將薄膜比作筆記本”的言論,更是不經意間“得罪”了絕大多數(shù)選擇晶硅路線的光伏同行。

在這場由來已久的關于“光伏技術哪家強”的爭論中,李河君堅稱,“薄膜”因具有輕柔的特質,相較晶硅產品的應用市場更為廣闊;而代表晶硅路線的一方則駁斥,薄膜的性價比無法與晶硅媲美,晶硅才是光伏“王道”。

漢能薄膜發(fā)電的股票讓李河君一躍成“首富”,而他之所以敢巨額投資薄膜發(fā)電產業(yè),底氣就源于那座金沙江上的金安橋水電站。他說:“水電站就是印鈔機,年年有幾十億現(xiàn)金流?!?/p>

記者觀察到,處女座的李河君特點很明顯,頭腦清晰、對事追求完美。他并不關注“首富”這個新名號,對外界質疑其在澳門“豪賭”的新聞更是嗤之以鼻。“我不怕任何質疑,但更希望外界能夠客觀地關注漢能是一家什么企業(yè)?!?/p>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
中國電池網
兩會
李河君
全國政協(xi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