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奇異買下英國鈉鎳鹵化物電池廠Beta R&D,取得鈉鎳鹵化物電池技術,建立“獨拉松”(Durathon)電池品牌,奇異對獨拉松電池一直信心滿滿,更看好在可再生能源普及以及分散式能源趨勢下,能源儲存需求將高速成長,然而事與愿違,奇異只好調整腳步,將縮減紐約 Schenectady 廠房生產線,調走 400 名員工,只留下 50 人。
鈉鎳鹵化物電池能量密度只相當于鎳氫電池,壽命中等,優(yōu)點是可耐極端溫度,材料可完全回收、不具毒性,加上鈉鎳鹵化物電池是 Beta R&D 發(fā)展已久的電池技術,較其他嶄新電池技術更容易受到客戶接受,因此奇異一度極為看好,2011 年,奇異董事長兼CEO杰夫·伊梅爾特(Jeffrey R. Immelt)大膽預言,至 2016 年,獨拉松電池將可達到 5 億美元營收,2020 年可達 10 億美元營收。
奇異耗費 1 億美元興建紐約 Schenectady 廠房,2012 年在看好獨拉松前景下,又投入 7,000 萬美元加倍產能,不過雖然奇異于 2012 年接到 6,300 萬美元訂單,整體能源儲存市場的后勢卻不如奇異所想的快速成長,2014 年 9 月,紐約 Schenectady 廠房即因設備故障而停擺,但奇異并不急著修復,反而“將錯就錯”干脆停工減產,到 2015 年 1 月,奇異宣布將轉移廠內大多數員工,調動 400 人,只留下 50 人,可說正式表明 Schenectady 廠將停擺。
許多能源儲存業(yè)界人士認為,新電池技術的風險是客戶接受度低的原因之一,不過,對獨拉松電池而言,此點并非主因,因為其基本技術已經歷史悠久,獨拉松電池的主要缺點是太過中庸,雖然與安全性高于鋰電池,能量密度卻不如;能量密度雖然勝過鉛酸電池,但價格又遠高于鉛酸電池,因而適合利基應用,如于第三世界國家電力供應不穩(wěn)地區(qū),相當適合作為取代柴油發(fā)電機的備援電力,也是奇異初期主要訂單來源,但奇異卻無法順利開拓其他能源儲存應用市場。雖然奇異認為獨拉松電池也非常適合作為微電網以及搭配太陽能的能源儲存設備,但為電網與太陽能搭配能源儲存的市場成長緩慢,拖累了獨拉松的發(fā)展。
奇異只是減緩腳步,并未放棄獨拉松,奇異表示:其目標是建立長期的產品與商業(yè)策略,以更佳服務客戶的能源儲存需求。不過,2016 年達到 5 億美元營收的目標,恐怕是不易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