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一個大膽的開局吧:2014年是布局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的最后一個機會了,今年還沒有找到成功的路子,就沒有未來了。
2013年各大手機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對抗小米,隱隱有六大派圍攻光明頂?shù)母杏X,到目前為止雷無忌屹立不倒,第二名依然遙遠得不見蹤影。
我想對傳統(tǒng)手機廠商說:太弱了!你們做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方法之低劣,智商之低下,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小米有那么牛逼么!
不用出賣節(jié)操,不用無底線炒作,不用799,不用699,把這篇文章看到底就可以破小米了。
欲破小米,得先搞清楚小米在干啥。
首先,那些言必談小米饑餓營銷、價格戰(zhàn)的廠商,是永遠沒有機會在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領域取得哪怕一丁點成功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小米在賣什么。
1. 小米估值120億美元,按4000萬的用戶群粗略估算單個用戶價值已經(jīng)達到300美元了,所以永遠不要和小米打價格戰(zhàn),小米每臺手機有這300美元的估值空間可以和你打價格戰(zhàn),人家并不在意硬件那丁點兒毛利(榮耀躺槍)。
2. 小米賣的不單是手機,賣的是手機能實現(xiàn)的夢想,這是基于小米對目標用戶的深度理解和迎合,單就“理解用戶”這個戰(zhàn)場,傳統(tǒng)企業(yè)三年內都進不去。
3. 小米賣的不單是手機,還有部落。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小米真正發(fā)燒和忠誠的粉絲不到5%,所謂“為發(fā)燒而生”只是一句口號,這個精神連接了那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屌絲(渴望被關注但永遠被忽視),小米通過參與式營銷提升他們的存在感和虛榮感他們存在于小米這個部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4. 認識到估值才是小米的盈利模式你就會明白,小米靠價格戰(zhàn)起家,也將靠價格戰(zhàn)生存,他會一直玩下去,小米只要有用戶量就夠了。
憑這三樣武器小米在未來兩年內拿著放大鏡都找不到對手(慎防羅永浩)。
難道小米就像一個老處女一樣永遠不可破么?
我看未必。
我們先看看小米的危機主要在哪,這樣才可以針對性地拆小米的墻角。
1. 品牌的承載力。
任何品牌都有一定的承載力,越是碎片化的社會環(huán)境品牌的承載力越弱。品牌不可能無限承載小米的擴張和吹捧,就像一個人一生只能吃90頓的食物一樣,誰先吃完誰先死。小米的過度營銷和擴張,勢必導致高開回落,用戶會逐漸厭倦并尋找新鮮的品牌來定義自己。綜觀手機行業(yè),蘋果三星都未能脫離這個魔咒。
我個人預計小米的高峰期會是2015年,到頂了。
最大的問題是:如果小米這個龐然大物要隕落,誰有機會成為接班人?
2. 人性的貪婪。
無需討論人性是否貪婪,因為人性只能是貪婪的。小米的估值三級跳,雷軍一開始說自己像蘋果,后來說自己更像亞瑪遜,無非就是估值壓力太大,因為亞瑪遜的市盈率(PE)顯然比硬件為主的蘋果高得多。
只有3歲的小米PE已經(jīng)超過蘋果,目前這頭列車是不可能停下來的,所有鏈條上的利益相關者都不會允許他停下來,那只能拼命往前沖了。
現(xiàn)在你們來看,小米有沒有很像當初的凡客?凡客從11000人萎縮到現(xiàn)在3000人,大勢已去了。
不能說發(fā)展得又快又好又龐大的公司并不存在,不過高速擴張的風險是非常大的,從供應鏈、品牌管理、企業(yè)管理乃至生態(tài)圈的布局,欲破千億的小米都準備好了嗎?
3. 脆弱的忠誠度。
所謂忠誠度并不只是品牌獨有的,中國這個市場很奇葩,因為有一大波用戶群會對低價產生忠誠度,小米就是占了這個大便宜。
不過我們要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的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忠誠度也是最低的,誰給一點利益都可以跟你走。榮耀3C剛上市那一瞬間,紅米甚至不用搶就可以買到(當然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腦殘榮耀只TM生產了5000臺)。
所以很久以來,小米的忠誠度一直都是以低價來維系的,更準確地講,小米是一個非常成功的電商企業(yè),用價格戰(zhàn)打造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爆款,這些爆款帶來了很多相關的資源和利益,主要是估值。
有很多方法可以破解這種忠誠度,因為中國的用戶總是很無知的,人性越貪婪越容易被利用。
好了,是時候說說如何破小米了。
對待市場上的既得利益者,破壞就是最好的建設,這個在歷史上有很多案例,追隨者分一碗湯可以,但是永遠不可能成功。
1. 不要跟小米,跟小米是圈套,要反小米。
所有意圖復制小米的行為,莫說是華為,連教主周鴻祎都失敗了,跟隨既得利益者的策略非常危險,從公開的行為現(xiàn)象來復制小米,從根本上就是個圈套。
小米的商業(yè)模式已成型,新晉品牌不存在復制的可能性,因為盈利模式不一樣,因此需要重新鎖定自己的核心用戶群,以差異化的策略來突破。
2. 越細分越尖銳就越容易洞穿城墻。
中國是個多元市場,一個品牌是不可能滿足所有用戶的。摧毀一座城墻的工具不會是另一座城墻,而是一個金剛鉆或者炸彈。想要破小米,必須找到巨大的差異點來反小米才有機會。
用戶總是追求新鮮的,特別是90后用戶,時刻需要標榜自己的不一樣。傳統(tǒng)手機廠商首先要洞察對小米不感冒的用戶群,結合自己的優(yōu)勢從中找到與小米的差異化并使勁打穿,形成品牌區(qū)隔,分化小米的粉絲行為,破解其脆弱的用戶忠誠度,建立自己的陣地。對于小米來說,這樣的對手太多,防不勝防,只能以攻為守,走自己的路。
所以機會永遠都是存在的,而且大大的。
慎防IUNI。
3. 關于產品和用戶體驗。
在社會化媒體深度滲透的時代,產品是一切成功的關鍵。
我們來看看小米的產品是否那么牢不可破。
硬件:這個就不用說了,小米不可能樣樣都那么強的,小米的硬件在傳統(tǒng)廠商來看那是小兒科,沒有技術含量,再說小米的返修率挺高的,江湖傳聞大約是傳統(tǒng)手機廠商的十倍左右吧,不知道返修是不是小米的盈利模式之一。
MIUI:MIUI是一個很大的圈套,他是那么重要,又那么不重要。MIUI是小米商業(yè)模式的承載,但是售前用戶感知度很低,再說今天已經(jīng)沒多少人刷機了,所以在很多時候對普通用戶來說,MIUI只是一個噱頭。其次,MIUI是一個基于眾包完成的系統(tǒng),功能堆疊嚴重,可以說MIUI是為幾年前那個智能手機發(fā)燒的時代而生的,這個開發(fā)架構傳統(tǒng)廠商更不應該學習,而應該反過來做。我覺得在兩年之后,錘子OS超過MIUI是毫無懸念的,這個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詳細解釋。
我也用過一段時間小米,總的來說,小米在產品端可以優(yōu)化的地方還有太多太多(攝影功能爛到掉渣),傳統(tǒng)手機廠商根本無需懼怕這樣的對手,應該發(fā)揮自己在產品端的優(yōu)勢,學習小米提升用戶體驗的技巧,把產品做得更好,來打破小米的價格比較模型。例如VIVO的超薄設計和HIFI音效就有效地制造了一個市場區(qū)隔,為非屌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選擇。
4. 關于營銷。
小米不是饑餓營銷,小米不是轉發(fā),也不是抽獎。
這些都是表象。
小米對于目標用戶的行為理解,目前來說是沒有對手的,除了羅永浩。
所有目標用戶的行為特征,是小米營銷的核心出發(fā)點,販賣夢想,販賣參與感,販賣部落,販賣性價比......這些營銷方式都是為社會化的90后而生的,極度迎合了這個時代的智能手機人群的典型心理需求,在兩年內,你們這些高大上,端著裝著的傳統(tǒng)廠商是學不會的,繼續(xù)投你們的硬廣,買你們的轉發(fā)吧。
想到此處,我都不愿意為這個主題花費過多的唇舌,看看華為這兩年來砸到營銷上的錢,如果砸到深圳灣至少可以泛起一陣波浪,砸到華為手機水花都沒濺起多少。營銷是傳統(tǒng)手機廠商挑戰(zhàn)小米過程中最難跨越的一道檻,你們做了那么多年手機,但對手機用戶理解得太少。
總而言之小米的牌坊并不是那么牢固,小米的處女膜等著你們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