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在接受彭博商業(yè)周刊采訪時聲稱,小米科技更像帶有谷歌元素的亞馬遜,就像亞馬遜銷售Kindle硬件設備一樣,小米也一直在賣設備。除了賣設備,雷軍還聲稱小米已經(jīng)成為中國第三大電子商務公司,并建立起了龐大的移動網(wǎng)絡平臺,并擁有眾多應用程序。
雷軍所指的應用程序主要為——基于谷歌Android系統(tǒng)為小米設備量身打造的MIUI系統(tǒng)。照雷軍的邏輯,他想做的就是像微軟那樣,把MIUI系統(tǒng)植入到小米的每一臺手機、平板、電視及其他設備。
當然雷軍的野心遠不止這些,如鈦媒體前文《小米系統(tǒng),小米帝國的三角洲部隊?》分析,小米桌面要裝進包括小米在內的所有終端廠商的機器并接管一切,就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國中之國”。但是,這勢必會受到其他終端廠商的狙擊,未來想要打通這條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即便這條路打通了,內容不足仍是小米的軟肋。未來的硬件毛利率將會越來越低,更多的應該是依托內容服務,只有終端生態(tài)+內容可以維持很好的用戶黏性。
除此,在易觀智庫看來,目前小米電視的生態(tài)體系還比較脆弱,因為小米自身并不是內容提供商,小米電視僅僅是提供了一個平臺,盡管已經(jīng)對迅雷看看進行了注資,但是迅雷看看在視頻內容上還是很弱勢。(鈦媒體前文《盜版不根除,恐阻斷迅雷上市路》有提及,迅雷引入小米2億美元投資一事已經(jīng)塵埃落定,小米看重的就是它的版權內容,幫助小米完成其家庭互聯(lián)網(wǎng)的布局。)
話雖如此,眼下小米科技雖然沒有上市,但是已估值百億美金以上,是雷軍系最核心的資產(chǎn),占據(jù)了雷軍90%以上的精力。
除了是小米的掌門人,雷軍的烙印更是散落在一系列被冠以“雷軍系”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中,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雷軍系”的上市公司有三家:金山軟件(港交所)、歡聚時代(納斯達克)、獵豹移動(紐交所)。
此外,雷軍以天使投資人身份和2011年成立的順為基金,均涉足風險投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