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產能快速擴張,在手訂單充足, 將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爆發(fā)式增長。公司的鋰電池已經發(fā)展了新大洋、時空、少林等一批穩(wěn)固的客戶,并不斷開拓新客戶,產品供不應求。 為緩解產能瓶頸, 公司積極擴張鋰電池產能。 目前動力鋰電池產能達到 1 億 Ah,預計 2015 年年底或 2016 年年初將形成 3 億 Ah的產能。另外定增 6 億元建設的 3 億安時能量型動力鋰電池項目預計 2016 年投產, 2016年年底公司鋰電池總產能將達到 6億 Ah。公司鋰電池在手訂單及訂單意向充足,與新大洋簽訂了 2016 年訂貨合同,總價 14-16 億元,并與南京金龍客車簽訂了總價 6-8億元的《戰(zhàn)略合作意向書》。公司明年大部分鋰電池的訂單已鎖定,新產能投產后將會很快釋放,大幅增厚公司業(yè)績。
積極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yè),不斷延伸產業(yè)鏈。 公司具備螢石——高純氫氟酸——氟化鋰——六氟磷酸鋰——鋰電池完整的產業(yè)鏈,并自主研發(fā)了 BMS、電機、電控一體的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tǒng)。 2015年, 并購紅星汽車后,公司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具備完整產業(yè)鏈優(yōu)勢的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yè)。紅星汽車具有卡車、改裝車、 SUV、 MPV、面包車、微型面包車等類型汽車制造資質。紅星汽車計劃 2015 年生產不低于 1000 輛, 2016 年生產 1.4 萬輛,并適時啟動新項目基地建設。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盈利預測及評級: 預計 2015-2017年公司 EPS 分別為 0.15元、 0.89元、 1.41元,對應動態(tài) PE 分別為 332 倍、 58 倍、 36 倍,公司六氟磷酸鋰具有技術壁壘,積極向鋰電池和新能源車產業(yè)拓展,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電動車銷量及價格不及預期的風險、項目進展低于預期的風險、競爭加劇的風險。(西南證券)
成飛集成:被遺忘的鋰電王者強勢回歸
行業(yè)景氣持續(xù)提升,三季報凈利同比大增 754%: 2015 年新能源汽車行業(yè)迎來高速增長,10 月份生產 5.07 萬輛,同比增 8 倍,前十個月累計生產 20.69 萬輛,同比增 3 倍,預計全年產量將達到 35 萬輛。 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 9.75 億元,同比增 115%,歸母凈利潤 4455 萬元,同比增 754%,預計 2015 年度歸母凈利潤變動區(qū)間 6717-8778 萬元,同比增 63%-113%,主要由于鋰電訂單同比大幅增長所致。
設立合資公司中航鋰電(江蘇)公司,未來幾年迎來產能釋放期: 2010 年公司募資 10.2 億增資中航鋰電,建設產能 21.8 億瓦時鋰電池項目,周期為 38 個月。 今年 8 月 10 日公司發(fā)布公告稱,中航鋰電擬在其產業(yè)園生產區(qū)南側規(guī)劃三期建設投資項目,總投資達 14.5 億元,建設年產 15 億瓦時鋰電池生產線,周期為 12 個月。10 月 12 日公告稱,公司擬不常州華科投資、金沙投資成立合資公司中航鋰電(江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 40 億元,中航鋰電占比 30%,計劃總投資 125 億元,建成后形成 120 億瓦時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年生產能力。項目分三期建設,一期總投資31.91 億元,周期為 14 個月,預計建成后產能超 20 億瓦時。 中航鋰電目前產能基本達 9 億瓦時, 完成布局后公司未來幾年將迎來產能釋放期,業(yè)績高增長幾成定局。
汽車模具與軍品加工業(yè)務穩(wěn)步增長,未來戰(zhàn)略重點布局鋰電池業(yè)務:公司汽車模具和零部件業(yè)務主要服務于比較成熟的汽車市場,軍品業(yè)務主要為航空數控零部件加工,總體發(fā)展比較平穩(wěn),保持穩(wěn)步增長的態(tài)勢。而磷酸鐵鋰電池主要用于大巴車,主要客戶有蘇州金龍、南京金龍、 中通客車、 宇通客車,三元材料電池主要用于乘用車,主要客戶有東風襄旅、重慶瑞馳、長安新能源。公司未來將積極推動現有業(yè)務發(fā)展,對鋰電池業(yè)務采取積極擴張的發(fā)展戓略,抓住新能源市場時機,擴產創(chuàng)收。
投資建議:預計公司 2015-2017 年 EPS 分別為 0.26、 1.37 和 2.23 元,對應 PE分別為 151.8、 28.8 和 17.8 倍,首次給予“買入-A”評級,6 個月目標價 57 元。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推廣不達預期,產能釋放不達預期。(華金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