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湖南省衡東縣大浦鎮(zhèn)的村民反映,當?shù)?00多名兒童被查出血鉛含量超標,村民懷疑與村口一家生產(chǎn)電鋅的化工廠有關。然而,當?shù)毓賳T稱,超標原因不能確定,嘴里咬鉛筆“也可能超鉛”。(6月15日京華時報)
百度一下鉛筆的成分,鉛筆桿:木材和膠合劑。木材主要有鉛筆柏(紅柏)、香杉等。膠合劑主要有動物膠等。鉛筆芯:石墨和粘土。早期的鉛筆含有鉛,但現(xiàn)在人們使用的鉛筆筆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結(jié)劑,不再含鉛,對人體無害。
鉛筆不含鉛,卻被官員拿來當做對血鉛超標的擋箭牌,不知道是怪鉛筆生產(chǎn)廠家們沒有事先跟這位官員溝通,做好解釋工作,還是怪這位官員孤陋而寡聞,連這樣的常識都不事先去百度一下,就說出去了。
其實,鉛筆到底含不含鉛,是一個技術問題,即便不知道也無傷大雅。但是官員這樣讓鉛筆躺著中槍,卻是讓人有些懷疑了。
一則,鉛筆緣何成了“臨時工”?在面對群眾反映的兒童血鉛超標這么大的事件時,政府官員不是去認真調(diào)查,而是說出了咬鉛筆也可能超鉛的話,讓群眾怎么看,這難道就是政府的擔當?這難道就是政府找來的英明的借口?
二則,面對明顯有污染嫌疑的化工廠,政府怎能用鉛筆來掩人耳目,這是心虛呢?還是理直氣壯?如果該化工廠沒有污染問題,那為何離得越近的越嚴重,而且還堂而皇之地讓工廠與群眾生活地如此近距離接觸?而如果確實有污染,那為啥不將這個工廠關停?
三則,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作為政府,不管工廠有沒有污染,在這個時候是不是首先要站在群眾的立場上來處理問題?是不是應該把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尤其是300多名無辜的兒童,這可都是祖國的未來啊,難道不應當享有健康生長的環(huán)境?
四則,用“咬鉛筆也超鉛”的話來戲說此事,無疑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官員都覺得此事小了,為啥不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村子里住一段時間,讓他們也體會一下,到底是咬鉛筆出的問題,還是化工廠惹的禍?
所以,一句咬鉛筆也超鉛,其實考驗的不止是政府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更多的是政府的責任與擔當,在面對群眾利益受到損害的時候,是否與群眾站在同一戰(zhàn)線上。同時也考驗著政府的發(fā)展觀念,到底是群眾的生命重要,還是那一點可憐的GDP更重要,或者說是那一點點政績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