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明白我想說什么了吧?臺灣蘋果概念股以及資本市場逐利的機構,怎么會跑到韓國找都教授呢,那太繞圈子,太容易出紕漏了。在臺灣本地找林志穎太便捷了。
而且,林至今青春不老,一身消費主義、娛樂主義氣質(zhì),且商業(yè)效應正在興頭上。拉他來站臺,對大眾與投資者多有魅力啊。套一下薛蠻子同志以前老說的一句話:“你認為呢?”
當然,你可能覺得不過癮,肯定想知道到底是誰在操縱林志穎,讓他連續(xù)三次在那里拽,偶爾還發(fā)嗲。
你第一感可能是蘋果公司。我覺得這個不靠譜。蘋果可是一家?guī)资甑纳鲜泄荆?、?nèi)控、信披等方面極為嚴苛。別說普通信息披露,就連高管發(fā)言都極為謹慎。你見過除庫克之外的蘋果高管在外喋喋不休大講產(chǎn)品與戰(zhàn)略么?蘋果這么強大,媒體寫了海量報道,你隨便拉一個記者問他或她:“蘋果大陸最高領導是誰?”估計絕大部分人不知道。
你能體會到蘋果不可能直接找上林志穎來干這事,還連續(xù)三次。否則,庫克就等著美國投資人、律師搞他吧。更不用說蘋果PR層面了,那是找抽。
我也給不出答案,但常識與直覺告訴我,就是上面的臺灣地區(qū)蘋果概念股在操盤。郭臺銘們當然脫不了嫌疑,據(jù)說他與林志穎的公司有關聯(lián),但他恐怕不敢以私人情誼授權他發(fā)布產(chǎn)品信息?;蛘哒f,富士康們是不敢直接授意林志穎的,這太有風險了,被蘋果抓住直接就踢出供應商名單。
當年,深圳廠丟失一部蘋果iPhone4后,喬布斯那是如何震怒哦。郭臺銘亦下令調(diào)查。那張曾嵌入大眾心中的經(jīng)典的蘋果打工妹照片,后來也被調(diào)查過。蘋果全球法務不是吃素的。
最有可能是這樣的邏輯,它是一種集體力量的共謀,是蘋果概念股與資本市場的共謀:
1、富士康們等臺灣概念股與機構勾兌;
2、機構借利益人之手授意林志穎發(fā)布諜照。
蘋果概念股背后,大都是全球性投資機構。這類機構必然有非常強大、縝密的操盤規(guī)劃,保不準還是美國投行哦。
寫到這里,本來可以打住了。但是,我覺得有必要再讓你長姿勢,再圍繞林志穎這個蘋果諜照帝說幾句。
這也是我很想知道的問題:為什么在這個時間點,林志穎以一個蘋果符號連續(xù)出現(xiàn)?這是偶然的嗎?
我給出自己的分析:它不是偶然,它反映了巨頭蘋果與蘋果產(chǎn)業(yè)鏈的集體焦慮。
1、新品缺口,饑餓營銷癥加深:前幾天我寫過了,6月WWDC大會沒有硬件產(chǎn)品,在9月發(fā)布iPhone6等硬件前,蘋果處于新品缺口期,市場缺少熱點,需要靠諜照啦、核心功能熱點等刺激市場。而蘋果概念股,半年來炒作過猛,尤其是可穿戴與藍寶石之類,截至目前已是強弩之末,急須接力。
新一輪饑餓營銷開始了。饑餓營銷依賴加深,說明在資本市場壓力下,蘋果產(chǎn)品、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面臨關口。
補充一下競爭對手們的信心。三星不說了。中國華為、聯(lián)想、中興、小米等都在借助新品沖刺銷售,正加速強化海外市場布局。
2、賣壓沉重,需要熱點:蘋果4月宣布新增300億美元回購、股票1拆7方案后,30多個交易日,蘋果股價漲了100多美元,前幾天拆股后,短期賣壓很重。已向華爾街繳械的蘋果,需要持續(xù)維持股價與市值。
也不要以為只有林志穎。昨天,美國學院派開始幫蘋果站臺,科羅拉多州大學利茲商學院院長伊肯伯里說,蘋果未來三年會跑贏大盤。大摩也是昨天及時出了產(chǎn)品出貨報告,說iPhone出貨遠超上一季。這一幕幕,真真那么巧合么?別裝了,拉抬股市而已。
3、中國市場依賴加深。從時間點上看,林志穎成為蘋果的符號,正是伴隨了蘋果對于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的依賴。而且,另一個不易覺察的時間是,林志穎成為符號,恰恰是喬布斯死后的2012年,它是庫克登臺后的第一年。2014年第一季,小米手機在中國超越iPhone銷量,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我的體會是,林志穎成為蘋果諜照帝,成為一種符號,他算的是新老蘋果轉換的信號。也許,將林志穎視為蘋果一種開放的動向也不為過。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wǎng)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