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來中國,似乎是“火”著進來的。自身連番起火,市場大熱不退,就像一個大漢,跌跌憨憨闖進來,卻給中國帶來了一系列沖撞。

大熱特斯拉的中國沖撞 這把火終于燒到家門口

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高調入華,首批對中國發(fā)售的M odelS將于今年春天上市,引發(fā)產業(yè)和資本市場的無比躁動。國內汽車業(yè)界不少人把特斯拉比作汽車界的“蘋果”,認為它會像蘋果公司顛覆手機行業(yè)一樣顛覆傳統(tǒng)汽車行業(yè)。目前特斯拉股價已突破200美元大關,在過去12個月中上漲了393%。馬年以來,特斯拉風潮更是席卷A股市場。本版今日特策劃專題,分別從產業(yè)和資本市場兩個角度解讀這股“特斯拉旋風”。

特斯拉來中國,似乎是“火”著進來的。自身連番起火,市場大熱不退,就像一個大漢,跌跌憨憨闖進來,卻給中國帶來了一系列沖撞。

在特斯拉入華所引發(fā)的諸多碰撞沖突中體現(xiàn)了中國產業(yè)、監(jiān)管、理念上的差距、危機,以及機遇、前景。豪華電動車價格頗具顛覆意義,讓中國電動車行業(yè)猛醒:依靠政府補貼的單純依賴觀念已經不合時宜,其市場開拓大手筆亦讓自設藩籬、小步慢走的國內行業(yè)汗顏,對于行業(yè)和公眾觀念的沖擊更是顛覆性的。國內車企的奮發(fā)崛起,國際新能源行業(yè)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加劇,不能說與特斯拉的沖撞毫無關聯(lián)。

第一,價格定位:豪華電動車價格頗具顛覆意義。

作為舉世唯一的高檔豪華電動車,特斯拉首款進口車型價格低得出人意料。此前有業(yè)內人士預測,特斯拉首款車型進入中國,價格定超百萬,幾與法拉利同價。實際73萬元的定價遠低預期,除了基本利潤、必交稅費,特斯拉并不企求更多利潤。

低價,透明,讓價格構成明明白白,除了相關稅費,完全與美國同價,雖難免有極盡討好中國消費者之嫌,卻從根本上顛覆了進口豪華車的價格體系,讓進口車露骨的暴利更暴露無遺,反差之下,性價比優(yōu)勢凸顯。于是,特斯拉價格魅力讓車型魅力錦上添花,在中國市場熱度驟升。特斯拉成功地運用了豪華車價格的洼地效應,對眾多豪華車趨之若鶩的汽車暴利不屑一顧,率先占領了豪華車性價比高地,在中國博足了眼球,令豪車業(yè)界相形見絀,措手不及。

特斯拉的價格驚喜還會繼續(xù)在中國演繹。2月13日有消息說,國機汽車已承認“牽手”特斯拉。這意味著,特斯拉與國內企業(yè)的合作正式開始,成本的降低是降價的前提。更何況特斯拉更有志于在中國推廣低價電動車。

或許,這一價格沖撞也讓中國電動車行業(yè)猛醒:依靠政府補貼的單純依賴觀念已經不合時宜。何況有時候除了自己誰也靠不住。唯一有前途的舉措就是降低成本,降低車價。

第二,市場定位:市場開拓大手筆讓自設藩籬、小步慢走的國內行業(yè)汗顏。

今年1月中旬,連續(xù)兩個新聞事件接連出爐,其戲劇性耐人尋味。

一是國家醞釀推行微型電動車,小范圍示范試點,謹慎扶持。二是特斯拉計劃在中國打造一個超級充電站網絡,讓電動汽車車主能夠在長距離行駛途中進行免費充電,該網絡最有可能先覆蓋北京至上海一線。相關報道稱,特斯拉的世界版圖在漸漸拉開。

一邊是國內微型電動車小幅試點,一邊是國際巨頭特斯拉大舉進軍。國內自微型起步,國外從高端封頂;國內是謹慎扶持,國外是大舉挺進。也許是根據(jù)各自現(xiàn)實和優(yōu)勢尋找突破點,但這出發(fā)點的選擇,就能看出反差。

選擇“微”型電動車,“小”范圍,“示”范“試”點,這個“微小示試”,全是小字眼兒,給人一種猶疑不決、謹小慎微、不果敢、不自信的感覺,謹慎有余,魄力不足。而特斯拉,“超級”、“網絡”、“一線”、“世界版圖”,全是充滿氣魄的大詞匯。

特斯拉今年1月14日宣布,去年四季度其電動汽車銷量達到6900輛,超出既定目標20%。正是基于這樣的氣勢和基礎,特斯拉底氣十足。而在中國,相關報道說,“國內微型電動車市場潛力巨大,2013年國內銷售達35萬輛左右”。這個“巨大”和“35萬輛”,也沒有帶來足夠的信心,反而還要“小范圍試點”。

特斯拉是一種大、強、快的氣勢,中國則是小、微、試的感覺,不急不緩,生怕出錯,“無過便是功”的固步自封意識。但凡事沒有個魄力,怎么能夠快速推進?

非但如此,在國內反倒在地方保護主義上功夫了得。北京市不就是通過“生產目錄”之類的政策規(guī)定,把國內非北京產的混合動力車型拒之于門外么?

特斯拉的沖撞,將打破藩籬,像一位西方壯漢,沖破中國“微小示試”小步慢走的步伐節(jié)奏,讓中國新能源車進一步提速。

第三,行業(yè)定位:節(jié)能減排理念具有行業(yè)和社會帶動性。

[責任編輯:趙卓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xié)調的專家、企業(yè)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yè)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