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截止6月1日,新三板掛牌企業(yè)共2492家, 僅5月22日至29日一周便有35家企業(yè)掛牌新三板。企業(yè)之所以會“瘋魔化”追求登陸新三板,主要在于新三板受政策扶持,且相較于A股而言其掛牌門檻更低,有助企業(yè)拓寬融資渠道,加之做市商制度的出世,更為新三板的火熱新添雙翼。VC/PE也在積極搶占這一“中國版納斯達克”,洪泰基金盛希泰更聲稱要“熊抱新三板”。
但成功掛牌并不等同于能夠成功轉板,目前成功從新三板轉至創(chuàng)業(yè)板/中小板的企業(yè)共有11家,但這些企業(yè)轉板仍舊繞不開IPO環(huán)節(jié),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轉板,如何實現板塊之間直接對接也是新三板征途上亟待破除的門檻。此外,注冊制的臨近也可能使得新三板熱度降低。
投資界獨家策劃新三板主題月將從企業(yè)、機構、股權眾籌及政府層面,多角度、全方位曝光新三板,并探索新三板未來征途,敬請期待!
先是從幕后推動被投企業(yè)掛牌,如今大批私募股權機構走向臺前自己登陸新三板,新三板正在成為VC/PE的主戰(zhàn)場。
截止6月1日,新三板掛牌企業(yè)共2492家, 僅5月22日至29日一周便有35家企業(yè)掛牌新三板。據悉,某創(chuàng)投機構超過40%的投資企業(yè)已經或者擬掛牌新三板,有的機構甚至更多,新三板大有超越IPO成為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退出的主渠道的趨勢。
四大參與類型
當前,PE/VC參與新三板投資主要有四大類型:
第一類、PE/VC所投資的企業(yè)迫于2012-2013年A股IPO停擺,退而求其次掛牌新三板,掛牌后依然心系A股伺機轉板,不過,目前這類企業(yè)轉板意愿已經不再強烈。此類以老牌投資機構居多,所投資企業(yè)掛牌新三板數量均已超過20家的達晨、深創(chuàng)投是這類投資機構的代表。
第二類、設新三板專項基金,投資Pre-新三板公司,目前已經成為投資機構的最常見做法。近日,信中利與合作伙伴共同發(fā)起8個新基金,定向專注投資新三板企業(yè)。信中利董事長汪潮涌計劃,在未來兩年之內把投資的56家企業(yè)推上新三板,,還準備把一部分計劃在海外上市的被投資企業(yè)拉回國內。據悉,同創(chuàng)偉業(yè)、高特佳、東方富海等投資機構已經陸續(xù)成立了新三板基金,高特佳也正在募集一只2億元的新三板基金。目前業(yè)內的普遍做法是先募集小規(guī)?;?,投7-10個項目,大概一個項目在1000萬左右,并在6-12個月投完,投完之后再滾動募集新基金。
第三類、成立專門面向新三板的基金管理公司,天星資本就是最典型的新三板投資機構。這家專為新三板成立的VC,不到兩年的時間投資了205家企業(yè),超過140家已經掛牌,剩下的50多家還在陸續(xù)的掛牌當中。天星資本目前已經成為最大的專注于新三板投資的VC機構,幾乎以每周十多家的速度在投,而且還有加速跡象。
第四類,當前一個新趨勢是成立新三板母基金。4月,一支規(guī)模達1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首只新三板母基金正式成立,該母基金將通過向啟迪創(chuàng)投、賽富基金、東方富海、德同資本、創(chuàng)業(yè)工場、清控科創(chuàng)等公司的新三板價值型投資早期基金出資,新三板為主題的重量級母基金的出現,意味著更多的頂尖VC投資機構加速進入新三板價值型投資領域。
五大投資時點
新三板介于一二級市場之間,相當于一級半市場,大多數PE/VC參與新三板的方式有兩種,所投資公司掛牌新三板或參與掛牌公司的定向增發(fā),目前以前者為主。具體到投資退出新三板的時點來看,有5種基本模式,以及基于這5種模式的重疊組合: